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四钦州旅游
这段时间的确有点忙,忙到大家都不记得这件事了,才想起也该推出第四集了。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先提供前三讲的课程链接,点击可观看:
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一)
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二)
钦州老街那些事儿(之三)
聊了这么多,钦州老街还在宋朝。
的确,历史本来是三维立体的,只是被时间压成了薄薄的一页文字,重新撑开,你会发现这里面的层次是如此丰富,都不忍割舍。好吧,这一集还是在宋朝,再说一件不得不说的宋朝关于钦州老街的大事儿:宋代钦州博易场,下回再转场元朝。
宋代钦州博易场,设在城外江东驿,也就是今天的一马路对面,钦江右岸。那时候钦江远远比现在浩瀚壮阔,各种商船都可以直接抵达东江驿。
当然,歪国人也不说想来就能来,有规定私商从永安州入境,要事先准备文牒报到钦州官府,文本样式就是唐僧的跟班沙僧挑着那担子里面那叠通关文牒,要咱钦州官府同意后才能入境。
宋代钦州博易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涉及到现在的“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
唐朝及宋朝初期的国际外交,比较多的是“万方来仪”的形式,接受外国使团前来朝贡,“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百蛮奉遐賮,万国朝未央。”这是种什么感觉!
但宋朝以后精打细算的皇帝慢慢觉得不对劲了,因为这样的朝贡越来越象个幌子,外国使团的队伍庞大,吃喝拉撒全要负责,简直就是落地接待的豪华旅游团,而且诸邦向天朝纳贡,皇帝得到的只是“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酸爽,看到了一些域外的新奇玩艺儿,尝到了一些从未尝过的异形水果,但失去的却是白花花的银子。
中原王朝给予诸邦的回赐,其价值远远大于朝廷收到的贡品。以朝贡名义来中国做生意,冲击了民间的外贸总量,朝廷又抽不到税,这件事上没有双赢。
所以,宋朝开始,这石本生意不做了!
更实在的宋朝皇帝们喜爱上了博易场这种民间互市的“地摊经济”,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以鼓励,同时还下诏禁止外国使团再组豪华旅游团前来,相互做生意才是正事。
曾经有个阿拉伯叫做蒲亚里的商人,生意做大了,在中国娶了老婆,定居广州(当时广州专门开辟有外国商人“蕃客”聚居的地区“蕃巷”)。这男女之事宋朝皇上居然也操碎了心,下令地方政府“劝诱亚里归国!”原因很简单,就是这家伙有了老婆就整天和老婆一起饮完早茶又饮晚茶,赖着不做生意了,皇帝希望的是赶他回去再把外贸生意做起来。
看钦州人和外国人交易,是件很有意思的事。钦州教授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这里不再展开,但抽取其中几个镜头还原当时的盛况还是有必要的。
钦州博易场的对外博易形式有三种,一种是外国(一般是越南)贫民拿小鱼小虾来换米换布的形式,叫做“交址蜑”;国外富商驾船来交易,叫做“小纲”,纲是从唐朝起转运大批货物的计量,指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船只的计数编号;而如果是国外派遣的特使来交易,就是规模比较大的了,内容也更高大上,一般是金银、铜钱、沉香、光香、熟香、生香、真珠、象齿、犀角等,叫做“大纲”。所以以后街坊们吹水,不要再说什么“今日生意得窝,我收了一三轮车的废旧!”,而应该用“今日贸易指数上扬,我搞到了一钢货!”这样的表述方式,显得更豪气也更有文化。
“大纲”的交易是两国政府做生意,交易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小商小贩之间,买者和卖者语言不通、鸡同鸭讲通做?冇关事,因为有个特殊的职业叫做“侩”,也叫“牙行”,也是钦州最早的民间商务翻译兼双方指定首席谈判官,主要服务于宋代的地摊经济。
中方和外商在码头“二商相遇,相与为杯酒欢”,确认过眼神,便一起坐下点碟黄屋屯炒粉,先一起喋两杯。
商务翻译兼首席谈判官便在旁边左右辍合,最后将价倾妥。
一般来说,完成交易后还要通过渡口运到西岸,也就是一马路边江岸交完税才能上岸,也就是说收税时只收本地客商的税。
当时另两个博易场在今天的田东和宁明,钦州是唯一直接通海的。外商来自交趾(越南)、占婆(越南南方)、真腊(属柬埔寨),对内可直接邕(南宁)、广(广州)、湖湘,陆上与交趾的永安州交界,海上也可以沿着山崖而渡,两地“朝发暮到”,便捷稍了。朝廷设置的巡检司就在钦州港口的抵棹寨,成为往来商船的第一个盘查关口。这里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中原其他地方禁止的粮、盐和货币,都可以在钦州博易场交易。所以钦州博易场成为内接廉州、雷州、化州,外扼交趾海路的重要节点,也就是“宋代西部陆海通道枢纽码头”,“宋代自贸区一马路东岸片区”,这一先行先试,整整领先了上千年,不服来辩。
钦州博易场的出现,使这里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边贸中心,促进了国内外民间交流,税收也越来越丰厚,宋熙宁年间,10年内商税从最初的贯翻了3倍,升至贯又文。
除了外商,来钦州博易场交易的还有来自内陆的商人,比如川商,他们从四川贩丝绸来钦州,再从钦州换回香料返四川,交易数量非常大,一年一次往来,大部分时间在外游山玩水吃吃喝喝,还不用听到家里老婆们的唠叨,想想就舒坦。
说到这里,土豆哥再送你一个话题,那就是当时还没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普通话,天南地北,包括这些内陆的客商,还有北方流放宦官,还有东南亚诸国商贩,如果没有民间商务翻译兼双方指定首席谈判官“牙行”们在身旁,他们之间是如何沟通的?
钦州既为百越地,多民族杂居是主宰本土方言的主要因素,因此还算是博览了众长。
土豆哥在上面的章节已经介绍过古代钦民的来源:本地的土人,南下占籍钦州地的北方人,山中的俚人,福建迁来的射耕人,靠海而生语言夹杂福广及广东西音的疍人。因此今天的钦州方言以粤方言为主,间杂“闽语”(客家)和“福广”的成分。在了这个基础,学些外部语言也不是难事。但在古代,语言不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礼记》说,“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周王朝最初有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首先制订统一的文字体系——大篆,起码可以让南北方的百姓在书信方面做到文字的统一,这样至少写个信南北方都能看得懂,随即又制定了统一的语言体系——雅言,构架南北通用的语言“通语”。这只是萌芽时代,到了秦汉,秦始皇硬核推进“书同文”,沿用至今。
古代通用的“官话”是指选定当时的就城方言作为官方语言,不少朝代都是定都在南京,当时南京的语言就被选为是官话。
如果没有这个规定,当年由岳霖约来的来自浙江温州的支教老师周去非在钦州讲课,恐怕只能当作请老外来唱外文歌那样去欣赏了。
到了清朝这个规定更为严格,各地都建立了推广规范化的“正音书院”,促使官话成为老百姓的通用语言。我们都知道,两广和福建的南方人说起北方话来说舌头真的不好使,清朝对这些地方的官员上朝时说的“官话”大眼瞪小眼伤透了脑筋,便增加了一条规定,以八年为期限,不会讲官话的读书人一律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相当于今天不会说普通话的,不允许报考公务员!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官话,因此方言一直是抹不丟的乡愁,直到今天。所以,在没有统一的“普通话”的古代,出现了“方言翻译”这个行当。
搞笑的是,就连“翻译”这个词,东南西北都有不同的称谓。《礼记》记载:“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意思是说,懂得东方语言的翻译官称为“寄”,通晓南方语言的为“象”,掌握西方语言的叫“狄鞮”,熟悉北方语言的被称作“译”。宋代的外事机构国信所、礼宾院都设置有翻译人员。
在那个时候,华夏是世界的核心之一,汉语的地位非常高端,因此会讲域外语言的翻译可不象今天的英语翻译那么牛,地位都比较低,就如现在帮助翻译农村土话的那种感觉。
上面所说的钦州与外商的地摊经济中负责翻译的“牙行”,只是服务于地摊生意,官方的贸易有专门的官儿,叫做“通事”,咩事都搞得通的意思。宋朝博易场与外国交换双方的土特产时,翻译负责双方语言沟通与价格谈判,通过通事翻译讨价还价。
当您接到-绩效考评民意调查电话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