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越边境大扫雷历时4次花费26年,牺

白癜风是怎样造成的 http://m.39.net/pf/a_4519302.html

年10月11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和往常一样,接到命令后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进行扫雷作业,组长杜富国与组员一齐携带装备深入爆炸物密集的雷场,这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正在他们搜索排查时,突然发现一个露出地表的弹体,这个弹体看起来十分厚重,根据杜富国的经验,这显然是一颗具有高弹量的加重手榴弹。

往往这种加重手榴弹连接着雷窝,一经触发,便会引爆范围内隐藏更深的地雷。

杜富国一下子紧张起来,急忙向队长报告情况,并阻止组员道:“你们退后,让我来!”

组员从未看到过杜富国如此紧张,他们以为只是因为这颗雷不常见,纷纷退到后面观察组长的操作。

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浮土,仔细观察着手榴弹有没有诡计设置(通过伪装、诱惑、欺骗等诡计引爆的设置)。

但这次排雷比预想中的还要棘手,因为一切都显得太正常了,仿佛这只是一颗被人遗弃在泥土中的手雷,没有连接任何地雷爆炸物。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杜富国的手心已然被汗水浸湿,他执行过3年的排雷任务,这3年来他先后进出雷场多次,累计排雷余枚,总计扫除了19块雷区,总面积高达17.85平方公里。

可面对这枚诡异的手雷,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同行的组员刚想说些什么,只听一声巨响,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杜富国被一阵滔天的起浪掀飞,无数弹片、碎石冲天而起,坚固的防护服瞬间化作筛子,杜富国鲜血淋漓地躺在地上。

值得庆幸的是,杜富国的命保住了,但遗憾的是他因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此时他年仅27岁。

年2月18日,杜富国站在了央视《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从那时起才被全国人民认识,也是从那时起,远在繁华都市的人们才知道,在遥远的云南边疆,居然还存在着如此凶险的地方。

可为什么中越边境会有这么多地雷呢?这要从对越自卫反击战说起。

自年开始,越南便无所不用其极地骚扰我国边境,年2月17日,忍无可忍的解放军战士对越南侵略者展开了自卫和还击。

经过越南战争,越南部队缴获了大量美军装备,再加上苏联提供的支持,更加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

可即便他们的装备不差,在善战的解放军面前依旧不值一提,但受到国际政治的影响,解放军并不能越过国境线一次性解决入侵者,从而导致只要越南部队看到解放军胜利班师,就又贼心不死地摸上来,甚至在我国境内建造据点。

对越自卫反击战彻底打响后,解放军为了避免越南军队偷袭,在中越两国绵延多公里的边界埋了不少地雷。

同样,越南也采取了相同的举措,双方的雷场犬牙交错,即便在长达10年之久的战争结束后,中越边境依然存在着大量各式各样的地雷。

尤其在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的八里河村,这座著名的地雷村与越南仅仅一河之隔,而且处在东山和老山附近,就成了两山之间的战场。

一时间中式、越式、苏式和美式地雷充斥着战场,反坦克地雷、防步兵雷、连环雷、母子雷、连环雷、跳雷等等屡见不鲜。

可以说,八里河战场成为世界上罕见的高密度混合雷场,数据表明,最密集的地方居然能达到每平米4枚地雷。

等对越反击战结束后,战场草木丛生,再加上复杂的地形,使得原先埋好的地雷无论我方还是越方,都记不大清楚。

又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由于雨水和其他自然环境变迁,许多地雷的位置以及深度都发生了改变,对排雷任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后来防御阶段,仅云南中越边境就埋有一百三十多万枚地雷、四十八万各类爆炸物,形成了形状大小不等、分布毫无规律的个混乱雷场,总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也正因双方的地雷都是防御性质的,故而并未大规模引爆,为这些地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祸根。

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两国人民经济来往日益频繁,但地雷无疑成为推动经济的拦路虎,于是我国次年就在云南和广西的中越边境展开扫雷作业。

我军先是主动清除了我国境内一侧的地雷,使得麻栗坡县从战场变为四条公路的交通枢纽。

可这治标不治本,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更多百姓聚集到了麻栗坡县定居或走商,这就有了抄近路、扩展居住区、农田的事情发生,以八里河村为例,村子里总共余人常住,其中11人被炸死,多人都因地雷造成伤残,满村子都被标了雷区指示牌。

年,村民陈方正和家人在家门口不远处割草,不料镰刀割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他以为是刨到了石头,就用力一使劲,谁知道一颗地雷滚了出来!

不等陈方正反应过来,地雷突然爆炸,破碎的铁片、弹珠连通碎石,被气浪裹挟着迎面门崩了出去。

等到老医院,陈方正早已错过了最佳时间,失去了自己的眼睛和手指。

年,陈方正又被地雷炸了,这次爆炸地点更加让人心有余悸,居然是在自家的农田里!

不过这次陈方正比较走运,这颗地雷因雨水的侵蚀威力大减,可即便如此,陈方正的小腿还是被炸穿了几个窟窿。

为了省钱,医院都没有去,仅仅是粗略的止血并包扎了一下而已。

时间到了3年,为了生活,陈方正和村民不得不上山割草,陈方正因腿脚不好跟在后面,岂知前面走的村民没有事,他跟着反倒是踩上了地雷。

这次陈方正就没有那么走运,剧烈的爆炸直接把他掀了起来,昏迷倒地。

村民赶紧背上他徒步跑了两公里,医院。

这次受伤比前两次都要严重,医生为了保住陈方正的性命,只能选择给他截肢,本就贫苦的家庭彻底失去了一个劳动力,经济状况严重下滑。

这仅仅是一个案例,而且还是生还的案例,所以根本不敢想象,生活在边境的人民究竟是怎么心惊胆战地过着每一天。

以至于到了后面,村民们对地雷都没感觉了,麻木的村民看着小孩子踢着废弃的地雷壳子,这无疑是个恶性循环,雷区隐患愈发严重。

为此,直到年,我国总共在中越边境执行了4次扫雷任务,扫雷任务整整进行了26年。

肯定会有不少朋友产生疑问,国外很多雷区都用过大面积轰炸或引爆,一次性解决地雷的威胁,为何我国不采用这种方式呢?

首先,从国际局势来看,大面积轰炸、引爆雷区会让已经平和的地区环境变得焦灼,难免会被有心之人利用;其次,我国向来以人为本,老百姓已经在边境安居乐业,过大的动作会让老百姓不安,也会给老百姓造成潜在的危险。

紧接着,以战场环境来看,尤其中东等地的雷场环境为例,中越边境雷区都集中在丛林密布的山地,就连机械排雷都很难使用,更何况引爆和轰炸?搞不好破坏了山体、植被以及动物生存环境。

最后,最关键的就是在山间大肆引爆轰炸,效果根本比不上平原地区。

山间的植被以及沟谷会阻挡爆炸的力度,极有可能造成未引爆的地雷分散移位,重新埋进更深的土层里,这无疑得不偿失。

因此,我国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毅然采用部队作业的方式,在几十种不同类型的地雷中手动清除隐患。

可能在普通民众的意识里,排雷只需要仪器探查,然后小心翼翼地从土里挖出来拆了就好,而实际上是,这些爆炸物不仅在脚下,还有很多是悬挂在树上的,只要碰到了枝叶之间的引线,爆炸物就会从头顶炸开。

自国家启动部队展开排雷任务开始,因地雷爆炸而伤亡的边境百姓多达余人,而因排雷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人数也达到了0余人。

即便解放军扫完雷区会手拉手走上一遍,依然无法避免村民被地雷伤害。

并不是因为解放军战士清除的不干净,而是因为实在太干净了,导致山上许多植被都被清理了一番,村民只好去其他山头割草,这样一来,解放军战士排雷的速度并不能减少村民遇难的几率。

但解放军的牺牲和殚精竭虑被老百姓看在眼里,慢慢的许多村民自发组织起来,和解放军一起处理地雷。

47岁的王开学回想起11岁那年清晨,不由得叹了口气。

王开学就出生在麻栗坡县八里河村,当年他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老师突然跑进教室大喊:“王开学!你父亲踩到地雷了,你快回去!”

等到王开学气喘吁吁回到家,血肉模糊的父亲已经咽了气,父亲死后家里面没了经济支柱,生活苦不堪言,无法独立养育王开学兄弟姐妹三人的母亲选择改嫁。

好在王开学还有叔叔,年幼的王开学和弟弟跟着叔叔一起生活,能读书就读着,平日里该干农活就帮叔叔干着。

年夏天,放假了的王开学和往常一样跟着叔叔干农活。

回来的路上,叔侄两个看到一株果树,叔叔看着王开学舔嘴唇的样子笑了笑,知道孩子想吃,就让王开学原地等着,自己去摘两个果子去。

谁知叔叔刚靠近果树,一声巨响响彻山谷,叔叔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左腿鲜血如注。

在村民的帮助下,王开学的叔叔保住一条命,遗憾的是腿部必须截肢,这是王开学第二次直面亲人被地雷伤害,他的眼神中充斥着痛苦、畏惧甚至是愤怒。

年,王开学再也受不了村中陆陆续续发生的悲剧,他开始搜集地雷的碎片,补充地雷知识,并四处请教当地有排雷经验的“土专家”,他决定自己排雷!

往后的一年中,他不断地组装、拆卸废弃的地雷壳子,直到他拆了人生中的第一颗地雷——58式反步兵地雷。

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他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在把村子周围观察一遍之后,他开始转战真正的雷区,而他手里的工具仅仅是一把锄头、一柄镰刀。

每次他都会在早晨土地最松软的时候,从雷区旁搭建的木棚里走出来,一点一点处理掉杂草,仔细观察着地面,如果碰到杂草过多,他会先喷上农药,等到杂草枯萎之后再开始行动。

30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自年开始排雷,王开学总计排掉了00多枚地雷和爆炸物,在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八里河村,王开学硬生生靠着扫雷拓荒出亩土地!

后来有媒体采访王开学,让他分享扫雷经验,王开学愣了一下,摆摆手道:

“哪里有什么经验?我能扫这么多雷一方面是因为运气,一方面是因为畏惧,这畏惧我11岁就有了,我见过太多的例子了。”

南部战区云南扫雷大队四队队长龙泉和王开学有过不少接触,谈起王开学,他有些敬佩,也有些担忧:“王开学排雷是值得肯定的,但我们并不希望老乡都学他的样子,风险太大了,并不值得提倡。”

也有人问过王开学,别人出去打工十来年,回来盖了小楼,买了小车,你在这里也不赚钱养家,图什么呢?

王开学指着开荒出来的土地笑道:“我把这些地搞成梯田种点果树,这二十多年来没人在我这里踩过雷,等我儿子长大了,这不就是我留给他的东西吗?”

经过媒体报道,麻栗坡县党校、公安局等部门都会邀请王开学参与指导工作,王开学看着很多年轻的大学生来这里工作,他很是欣慰:“我扫雷不算什么,相比烈士陵园里的英雄,我只是想有地种,把地种好。”

如果有人问我国为什么花费这么多年、用这么毫无科技可言的方式扫雷,只想告诉他,边境的百姓还在为生活奔波,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家园,尽管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恶劣,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子孙一个不一样的明天。

这是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家”的概念,是我们对于民族文化“根”的传承,曾经战士们为了守卫家门,埋下克敌制胜的武器;如今战士们为了家人的安全,不惧牺牲清理战场残留,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变化。

当年是他们,现在还是他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29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