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肩扛式导弹干掉80人美国制造的毒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www.zherpaint.com/ylbj/zqys/m/2176.html

年5月19日,78名久经沙场的苏联老兵,来到了坎大哈机场。他们在阿富汗战场上,已经战斗了36个月,按照规定,将要回国探亲了。这个难得的假期让他们很是兴奋,众人在嬉笑打闹中,登上了一架安-12“幼狐”运输机。

上午8点30分,安-12准时起飞,结果刚爬升到米高度。机场外围的山坡上,忽然间红光闪烁,紧接着,就有两道浓密的烟雾,朝着运输机猛刺过来!由于事发突然,飞行员没有做出任何躲闪动作,3秒钟后,只听“嘭嘭”两声巨响,运输机凌空爆炸解体,然后一头砸在跑道上燃起冲天大火,78名苏军老兵和2名飞行员当场阵亡……

事后经过调查发现,击毁运输机的元凶,是阿富汗游击队射出的2枚

FIM-92“毒刺”导弹。这是美军提供的一款最新型的便携式防空导弹。

其实从二战开始,美军就一直掌握着战场制空权,因此对防空武器的研制,并不是太热衷。而苏军则拥有“道尔”防空导弹车和“通古斯卡”自行高射炮,它们能跟随装甲部队前进,提供完善的防空火力支援。

这让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军很是羡慕,于是在年,通用公司在老旧的“红眼1”防空导弹基础上,升级出了“毒刺”防空导弹。和苏军复杂的重型防空装备比起来,“毒刺”的结构要简单得多,它由1枚导弹、1个玻璃纤维发射筒、2块电池、和1部敌我识别瞄准镜组成。

这让“毒刺”全长只有厘米,重30斤,对单兵非常友好,不仅可以大量携带,一个人也能轻松发射。如果装在了悍马车上,就组成了“复仇者”区域防空系统,使用起来相当灵活方便。

“毒刺”的个头虽然很小,射程也只有3.8公里,但攻击力却相当惊人,它采用双推力引擎,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公里(2.3马赫),制导方式为主动光学追踪+被动红外寻踪,这套双保险系统,能让导弹出膛后,不断调整飞行轨迹,直到将目标击毁为止。

操作手只要摁下发射扳机,就不用管了,因为留给对方飞行员的逃生时间只有3秒左右。为了避免被红外干扰弹带偏,“毒刺”的前端还装有抗干扰导引头,这种装置能分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区别,确保在一堆假目标中,不会看走眼。

浑身高科技和先进的设计理念,让“毒刺”成为了一件划时代的装备,但是美军在年,就狼狈不堪地结束了越南战争,没能使用这件新宝贝,谁也不清楚“毒刺”的实战能力到底如何

直到年阿富汗战争爆发,美国向当地游击队提供了0多枚“毒刺”。由于操作简单,一个大字不识的牧羊人,只要经过4个小时的培训,就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因此这种武器加入战场后,苏军战机的战损率,就开始直线上升。

原先,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有厚重的装甲保护,可以在山谷中任意低空飞行,提供火力支援。游击队的12.7毫米高射机枪,打在这个钢铁怪兽身上,基本就是挠痒痒。

但“毒刺”不一样,它的战斗部,是独特的“连续杆战斗部”,里面有根金属杆,像九节鞭一样首尾相连,藏在弹头之中。在击中目标时,这些金属杆条会瞬间散开,组成一把高速旋转的锯条,对目标进行切割。

这种战斗部,对付地面上的坦克,效果很差。对付高空中战机,效果却是极佳,如果机身比较脆弱,会被当场锯成两截。即便有装甲保护,也会留下巨大的裂口,让战机在震动作用下,几秒钟内爆炸解体。

因此游击队拿到“毒刺”后,米-24武装直升机就从猎人,直接变成了猎物,它们在执行低空支援任务时,屡屡被“毒刺”击落。甚至在起飞和降落时的运输机,也成了“毒刺”的猎杀目标。游击队员一般两人一组,埋伏在山谷或者机场附近,他们一个负责观察,一个负责发射,“毒刺”出膛后,扭头就跑,整个过程不过10秒,苏军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据美军统计,提供的0枚“毒刺”,发射出去了多枚,击落了个空中目标,命中率77%,其中大部分都是直升机,有少部分运输机和苏-25攻击机。从性价比上来看,一枚“毒刺”当时的造价是4万美元,而米-24直升机则高达万美元,交换比高达1:,可以说相当划算了。

因此直到今天,这款已经服役了40多年的老式装备,依旧活跃在战场上。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毒刺”的克星已经出现,这就是“无人机”,比如伊朗生产的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它的翼展只有2.5米,攻击时还采用高速俯冲的方式。

这让“毒刺”的拦截窗口,只有8秒钟左右,这么短的时间里,操作员想完成瞄准,完全是凭运气。因此,自杀式无人机加入战场后,“毒刺”的命中率就大幅下降。而且“毒刺”的采购价格,如今涨到了20万美元,而小型无人机只要4万美元。交换比扭转成了5:1,等于越打越赔,很不划算。

更重要的是,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投弹高度在0米以上,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毒刺”的最大射高,面对这种新型装备,“毒刺”只能立正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由此可见,无人机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无论是“彩虹”、“翼龙”、还是“大疆”,都已经成为了优秀无人机的代名词。

在未来战场上,能决定胜负的,已经不仅仅是勇气和谋略,还会再加上无人机的科技水平,以及背后操作者的冷静一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1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