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现了7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却

我们在上中学的时候,地理课本上有这样一句话:澳大利亚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面积高达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却只有多万,于是,“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样形象化的描述,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澳大利亚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紧接着,我们又有一个疑问,既然澳大利亚的资源如此丰富,那么,古代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移民到澳大利亚呢?其实,中国人的祖先曾经到达过澳大利亚,但是后来,并没有成为这里的居民。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澳大利亚的历史。澳大利亚大陆第一:黄河流域农业人群与长江流域农业人群在澳大利亚有一种野生动物,被称之为“澳大利亚野犬”,澳大利亚野犬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野犬,而是已经驯化的家犬的野化种,澳大利亚野犬其实是中国人的祖先带来的。公元前年左右,源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南岛语系民族经印度尼西亚多次登陆澳大利亚大陆,但是,在经过短暂停留之后,他们就离开了。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南岛语系民族的起源与澳大利亚的社会发展模式。澳大利亚野犬随着古DNA研究技术的发展,南岛语系民族的起源问题在学术界正逐步获得共识,即:南岛语系民族是长江流域农业人群的后代。当然,在古DNA研究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人类学家、语言学家和考古学家,根据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的相关研究,也推测出了一些结论,并且事实证明,这些结论与古DNA的研究结果是一致。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遗传系教授大卫·赖克主持的实验室,在越南出土的古人类遗骸中提取了DNA,证实了古越南人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有血缘关系,他们是长江流域农业人群与更早之前(5万年前至1万年前)分离出去的东亚人支系的混血儿。长江流域农业人群与黄河流域农业人群是在年前至1万年前逐步形成的,黄河流域农业人群为我国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血统,而长江流域农业人群则为东南亚、南太平洋等地的南亚语系人群与南岛语系人群贡献了大部分的血统。越南语、柬埔寨语、孟语都属于南亚语系,马来语、爪哇语、巴厘语、夏威夷语、毛利语皆属于南岛语系。我国台湾省的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也属于南岛语系,我国台湾省的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有:泰雅语、阿美语、卑南语等等。南岛语系民族起源于我国的华南地区,他们首先在我国的福建沿海一带活动,然后渡过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岛,最后,迁徙至东南亚、南太平洋的各个岛屿之上。南岛语系民族分布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北起我国的台湾岛、海南岛,南至新西兰,东起复活节岛,西到马达加斯加岛,均是南岛语系民族的分布区。南岛语系民族如此高超的航海技术,其实是受到了长江流域文化的影响,他们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生产生活,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与台湾海峡,发展出了高超的航海技术,他们是新石器时代最伟大的航海者,乘坐独木舟快艇驶向了印度尼西亚与南太平洋。当然,这一迁徙历程是缓慢的,南岛语系民族的扩散,是接力赛式的,从一个岛屿进入另一个岛屿,而不是像大航海时代的航海者那样进行“蛙跳”,从这个岛屿直接跳跃很远的岛屿上。复活节岛上土著居民也是南岛语系民族黄河流域农业人群为我国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血统,藏族与汉族的血统最为亲近,汉族与藏族分享着大部分共同的基因,我们的祖先都是黄河流域的农业人群,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语言上也能看得出来,汉语与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现在的汉族走进青藏高原往往会有高原反应,而藏族则适应了高原的缺氧环境,既然藏族与汉族拥有共同的祖先,那么,为什么汉族会有高原反应呢?因为藏族的祖先携带了丹尼索瓦人的一个基因片段,这个基因片段帮助藏族很好地适应了高原环境。东亚人的基因组大约有0.2%来源于丹尼索瓦人,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现代美拉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则拥有5%至6%的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现代美拉尼西亚人的祖先、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与丹尼索瓦人发生基因交流的地点是在亚洲的南部。美拉尼西亚人的语言属于南岛语系,但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形成则较为复杂。人类大约是在4万年前至5万年前进入澳大利亚的,最初的时候,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澳大利亚土著人群起源于单一的祖先族群,是第一批离开非洲的现代人类的分支,这一假说被称之为“南方路线”,但是,现在随着古DNA研究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群、新几内亚的巴布亚人和菲律宾的马马努亚人都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尼安德人与现代智人发生基因交流的时间是在5.4万年前至4.9万年前,而亚洲的现代智人与丹尼索瓦人发生基因交流的时间则是在4.4万年前至4.9万年前,这说明了什么呢?现代智人离开非洲之后,与尼安德特人发生了基因交流,时间是在5.4万年前至4.9万年前,然后,非洲以外的现代人分离为欧洲人与东亚人,东亚人在4.4万年前至4.9万年前与丹尼索瓦人发生基因交流之后,又分离为东亚人、巴布亚人与澳大利亚土著人群,在中国的东亚人,逐步形成了长江流域农业人群与黄河流域农业人群,迁徙到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的东亚人,则形成了巴布亚人与澳大利亚土著人群。这说明巴布亚人、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与中国人在更久远之前有一个共同祖先,这个共同祖先生活在4.4万年前至4.9万年前。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祖先,曾经在亚洲南部居住过一段时间,才迁徙到了澳大利亚,他们大约是在4.4万年前至4.7万年前,迁徙到了澳大利亚。亚洲大陆中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田园洞人生活在4.2万年前至3.85万年前,比山顶洞人生活的年代要早1万多年,科学家们从田园洞人的古遗骸中提取了DNA,相关的研究表明,田园洞人与亚洲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有血缘关系,它们携带有少量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因此,我们可以作如下推断,从非洲迁徙而来的东亚人,有一部分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进行采集狩猎活动,并在年前至1万年前形成了黄河流域农业人群与长江流域农业人群;还有一部分人经过西伯利亚迁徙到了美洲,为美洲的印第安人贡献了部分基因;而在田园洞人出现之前,中国人的祖先已经与巴布亚人、澳大利亚土著人群分离了。中国人的祖先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祖先分离的地点是在亚洲的南部。第二:南亚语系民族与南岛语系民族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于4万年前至5万年前进入澳大利亚,时间如果定准确一点,大概就是4.7万年前,但是,这部分原住民到达澳大利亚之后,并不表明澳大利亚的土著人群就与东亚人彻底分道扬镳了,在后期,仍然有着有限的基因交流。这显示,澳大利亚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大陆。究其原因,就是人类可以通过独木舟,进行接力赛式的航海活动,经过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而到达澳大利亚。为什么中国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为生活在东南亚的南亚语系民族与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南岛语系民族贡献了大部分的基因呢?因为在1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人类发明了农业。地球上各个地区的人群都独立驯化了当地的农作物与牲畜,农作物与牲畜的起源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区域:新月沃地、中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水稻的驯化地点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各地农业的起源时间是不同的,新月沃地和东亚的农业起源最早,小麦和山羊是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时间是在公元前年前,因为新月沃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已经驯化了的小麦与山羊,因此,这我们通常认为人类在1万年前发明了农业;世界上最早的稻作文化出现在中国的长江中上游地区,湖南彭头山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农业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会因考古发现而不断提前,因此,我们一般认为在距今年前至年前,中国人开始在长江流域广泛种植水稻,在距今年前至0年前,中国人开始在黄河流域广泛种植粟,与此同时,中国人还驯化了猪;高粱至迟约于年前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驯化,当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并未驯化任何大型哺乳动物;玉米是在中美洲的墨西哥被驯化的,根据最新的研究,玉米驯化的时间可追溯至年前,马铃薯则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在秘鲁的南部被驯化,美洲的印第安人还驯化了南瓜和甘薯,美洲唯一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是羊驼;香蕉、甘蔗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驯化的,但是驯化的时间无法确定,暂定于公元前0年左右。猪的驯化地点,也是在中国农业的起源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但是,各个地区的农业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同的,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农业,是在新月沃地和中国。新月沃地和中国的农业,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并且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结构。为什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美洲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农业产生的影响力比较小呢?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地区并未驯化任何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而这些地区的土著居民之所以没有驯化大型哺乳动物,是因为当地没有可供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斑马、河马、犀牛、大象,但是,这些动物都无法被驯化,至今它们仍然不能被驯化;美洲马和美洲骆驼早在农业产生之前,就因印第安人的狩猎而灭绝了,美洲只剩下了小型的羊驼可供驯化;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的大型哺乳动物同样在人类定居这里之后也灭绝了,比如:双门齿兽和地懒,剩下的小型哺乳动物,比如袋鼠和考拉都是不适合作为牲畜的。人类进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之所以会导致当地的大型哺乳动物大规模灭绝,是因为人类在进入美洲和澳大利亚之后,狩猎工具已经十分先进了,当地的大型哺乳动物来不及等到人类发明农业就已经灭绝了。它们长期与世隔绝,没有见识过人类的工具,不懂得与人类保持距离,而亚欧大陆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比如牛、马、猪,已经与人类相处了几十万年的时间了,它们知道与人类保持距离。事实上,我们会发现,现在地球上的野马、野牛、野猪都非常惧怕人类,因为它们的祖先已经见识过人类的狩猎活动了,相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却不怎么害怕人类。澳大利亚西部的自然景观我们都知道,在农业产生之前,人类是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我们一般称这些人群为“采猎人群”,在采集和狩猎的时代,人口数量是非常少的。率先进行农业生产的地区,其人口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口一旦增长,必然是向周边扩散,农业人口的扩散,使得地球上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农业人群每到一个地方,必然会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将森林、沼泽、草地等自然景观改造为农田,播撒上小麦、水稻的种子,生产粮食,并把自己已经驯化的动物圈养起来。村庄、农田取代了原先的森林、草地,当农业人群向周围扩散时,当地的采猎人群要么放弃采集和狩猎,转而生产粮食、饲养牲畜,过上从事农业的生活,要么是迁徙到更偏远的地区,继续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于是,我们会发现,农业人群会不断取代当地的采猎人群,当然,有一部分采猎人群也融入到了农业人群之中。中国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从我国的南方地区迁徙到了东南亚、南太平洋等地,与当地的采猎人群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南亚语系民族与南岛语系民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东南亚国家的南亚语系民族与散布在各个岛屿上的南岛语系民族,都是中国长江流域农业人群的后代。日本列岛的情况也是如此,现代日本人是绳文人与弥生人的混血儿,绳文人是日本的采猎人群,而弥生人是日本的农业人群。现代智人大约是在5万年前迁徙到东亚的,人类迁入东亚之后,部分东亚人约在3.8万至1.8万年前经中国的东南沿海、朝鲜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相继迁徙至日本列岛,形成了绳文人,直到年前,绳文人还一直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中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形成之后,于年前至年前,开始大规模移民日本列岛,弥生人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密切相关,他们拥有有发达的稻作文化,弥生人与绳文人不断混血,形成了日本人。日本人有80%的血统源自于农业人群,而只有20%的血统源自采猎人群。日本弥生时代的遗址,此时已经有农业了同样的情况,在欧洲也发生了,但是,欧洲的地貌比较开放,欧洲的混血情况较为复杂,新月沃地产生农业之后,来自于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农业人群,迅速向欧洲扩散,融合并取代了欧洲当地之前已经迁入的采猎人群。当然,欧洲的混血事件更为复杂,在后来的历史时期,还经历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才形成了今天的欧洲人,本文在此不赘述。第三:澳大利亚真实的地理环境本文的前两节内容,都是在为第三节内容作铺垫,为了更好地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环境与历史,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人类起源的相关故事,在前两节的叙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来自于中国的南岛语系民族,曾经迁徙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且还登陆过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留下了已经驯化的狗,后来,这些狗重新野化,变成了澳大利亚野犬,那么,接下来,我们将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没有发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野犬的幼崽,非常像中华田园犬长江流域的农业人群向东南亚、南太平洋的迁徙活动,其发生的时间,要远远早于西周王朝建立的时间。本节内容所要讨论的“古代”,特指先秦、秦汉之后的古代。澳大利亚虽然地处南半球,但是,离中国并不是很遥远,因为有东南亚作为中转站。起源于中国的南岛语系民族,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登陆过澳大利亚了。西周王朝建立之后,中国的航海技术、农业技术是越来越发达,按照道理来说,中国人应该继续移民澳大利亚,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明清时期,中国有大量的汉族人口,迁徙至东南亚,形成了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群,这一历史事件称之为“下南洋”,然而,我们却并未发现有大量的华人经过东南亚移民至澳大利亚,这一块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没有等待中国人去开发,反而让欧洲人捷足先登了。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我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认为澳大利亚是欧洲的航海家发现的,其实人类很早就知道有澳大利亚了,澳大利亚并不是像美洲大陆那样,完全与世隔绝。19世纪,欧洲人移民澳大利亚早在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之前,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居民就与印度尼西亚的望加锡保持着贸易往来,在公元年左右,即北宋与南宋时期,每一年都有独木舟从印度尼西亚的望加锡航行至澳大利亚的北部一带,这些独木舟来到澳大利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海参。海参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名贵的食材,因为古代的中国人认为海参具有大补的功效,欧洲人一般不吃海参,海参在欧洲不受欢迎。古代的中国人特别热衷于海参,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韩国人,也比较喜欢海参,但是,日本人就不太热衷于海参了,因此,海参对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当地的居民来说,并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而海参一旦到了中国,价值立刻翻倍,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喜欢海参,所以,每一年都有独木舟从印度尼西亚的望加锡航行至澳大利亚运载海参,然后再经印度尼西亚出口到中国。澳大利亚没有发展出农业文明,其根本原因在于澳大利亚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农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实际上是地球上最干旱、最贫瘠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的中间是一块巨大的沙漠,正因为澳大利亚干旱、贫瘠,所以,澳大利亚的人口才少。澳大利亚旱灾的剧烈程度也是人们难以想象的,时而干旱,持续数年不下雨,时而又倾盆大雨,这主要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澳大利亚之所以经常出现持续时间很长的森林大火,就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干旱天气引起的。澳大利亚丛林大火,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其实是经常出现的事件。因此,在古代,开发澳大利亚的土地用以农耕,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气候湿润时,人口会增加,而到了干旱时,人们就无法生存了,正因为如此,所以,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宁愿选择采集和狩猎,维持一个人口密度较低的社会,也不愿意种庄稼,这都是因澳大利亚特殊的气候环境而被迫做出的选择。19世纪,澳大利亚的一场干旱天气澳大利亚内陆是广袤的沙漠,这里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澳大利亚的面积是多万平方公里,而沙漠和荒漠地带,则多达万平方公里,几乎达到了整个澳大利亚大陆面积的一半。北部和西北部靠近东南亚的部分,是热带草原气候,整体而言,也比较干旱,不太适合小麦、水稻的生长。中国人从东南亚移民到澳大利亚,首先登陆的地点就是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北部一带,而这些地方都不适合农耕。因此,古代的中国人只对澳大利亚的海参感兴趣,而不会在意澳大利亚广袤的沙漠和草原。为什么欧洲人发现了澳大利亚之后,澳大利亚有了小麦带和牧羊带呢?因为欧洲人是从东南部和西南部开始定居的。澳大利亚大陆最湿润的地区是东南部和西南部,小麦带与牧羊带就位于东南部与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则是地中海式气候。因此,澳大利亚的农业能够发展起来,必须等到大航海时代,只有跨区域的远洋航行,人们才有可能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定居。那么,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为什么没有在相对湿润的东南部与西南部发展出农业呢?因为澳大利亚大陆的本土缺乏可供驯化的谷类植物与大型哺乳动物。现在,澳大利亚的农作物和牲畜,几乎都是欧洲人带来的,没有一种农作物与牲畜是本土的。在历史上,南亚语系民族与南岛语系民族,曾经在澳大利亚大陆的边缘登陆过,但是,他们很快就放弃了定居,因为这里的气候非常的干旱,即便是有部分南亚语系民族与南岛语系民族融入到了澳大利亚当地的土著人群中,他们也是过着采集与狩猎的生活,澳大利亚当地的土著人群与亚洲大陆的居民维持着有限的基因交流。澳大利亚适合农业的地方东南部与西南部事实上,在古代,更为遥远的新西兰,都比澳大利亚更适合农业,公元年左右,属于南岛语系民族的毛利人乘坐独木舟来到新西兰,并逐步扩散至新西兰的北岛与南岛以及周围的一些小岛上,毛利人种植甘薯、芋头,还饲养猪,新西兰的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与牲畜的饲养。通过对澳大利亚历史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澳大利亚虽然看上去很大,但是,却是一个小国,关于这一点,澳大利亚与日本的情况是恰恰相反的,日本看上去很小,但是却不是一个小国。澳大利亚的面积是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却不足万,日本的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却高达1亿多。澳大利亚人口少,是因为被环境因素限制了,有40%多的土地是沙漠和荒漠,无法发展农业,自然也就无法支撑庞大的人口数量,如果澳大利亚与北美一样,有大量的土地适合农耕,那么,经过几百年的移民,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与美国的人口数量是不相上下的。澳大利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最干旱的大陆,澳大利亚人口少,是一个小国,而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大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3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