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听不过瘾看看这些片子

在前几年的综艺市场当中,音乐类节目总是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首先掀起一波全民讨论的浪潮,紧接着《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等相继井喷,也有诸如《偶滴歌神啊》《中国有嘻哈》之类的网综出现;

当然少不了湖南卫视的《歌手》。

相比起其他的音乐节目,自年开启的歌手最重要的不同点是它的多元化。

诸多当红歌星、「过气歌手」与新生小将在同个舞台上一较高下,到了18年更是请来了JessieJ。

稳定歌王常驻,黑马也不少;走了个说唱歌手GAI,却还能有个“音乐天才”华晨宇。

当然,广阔的音乐世界远不止《歌手》这个节目,在没有太多热度的另一侧,总还有许多一些值得了解的东西——

1.《超级版·大事发声》TheNextBigThing

有没有一个音乐节目,能让罗大佑、李宗盛、朴树以及周华健这些大咖都愿意参加?

《大事发声》大概是其中之一。

相比《歌手》节目背后强大的投资和现场能力,《大事发声》没有那么浮夸,但对于歌手来说却更为专业、更为舒适;

因为节目把场地选在歌手最为熟悉的地方:录音棚。

周华健

真人秀舞台给予参与者更多的表现机会,而在录音棚里就只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录歌。

这是节目创作者的初衷,也是每个参加节目嘉宾的初心。

所以在这个节目里,你见不到任何卖惨或者相互客气推脱的表面说辞,只需要感受这些匠人匠心纯粹的音乐。

听李宗盛用碎碎念的唱腔,唱动人心扉的情歌;听罗大佑那把破锣嗓,演绎那些耳熟能详的金曲。

2.《听说第二季》

年,优酷推出的垂直类自频道《看理想》,有三个主打栏目;

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陈丹青的《局部》,还有一个就是马世芳的《听说》。

比起前面两位文化大拿,马世芳的名气似乎不大;

但如果你对台湾流行音乐比较熟悉,那你对这个跟台湾乐坛密切相关的名字也不会太过陌生。

马世芳生于年,母亲陶晓清是著名广播人、台湾民歌运动的重要推手。

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的马世芳,九岁便第一次播音,至今入行已然有37年。

左二儿时的马世芳

他的广播节目《音乐五四三》,是许多台湾歌手新专发布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为观众讲解音乐的方寸之地。

而《听说》某种意义上,是马世芳广播节目的「影像化」。

相比起高晓松在《晓说》中的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听说》中的马世芳则温和了许多。

节目中大多数时候他一个人的深夜电台,镜头转过均是他在麦克风前的轻声细语,还有偶尔涉及到内容的影像资料。

但这种温和并不仅仅在说他的语气,更是他对音乐的态度。

马世芳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音乐的理解,在他的节目里,总能从一个观众熟悉的人物或者音乐切入,进而去述说浅层表象身后的历史与真实。

而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在他的娓娓道来之中,却令人动容。

3.《伍德斯托克音乐节》Woodstock

年的一个周末,美国两个24岁的年轻人,准备在纽约市西北70英里处一个农场组织场音乐节。

但当演出开始之后,这个本来只能容纳10万人的农场却硬生生挤进了40万人;

不断有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地方,并在接下来的72小时里狂欢、放纵与发泄。

这就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其时正值越南战争时期,美国青年人的反战情绪高涨,音乐节“三天的和平与音乐”的口号像是构建起一片乌托邦,给予他们凝聚与团结的契机。

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对这场堪称音乐史上最经典一幕的记录。

影片中的年轻人自信而充满希望,年长者温和而宽容。在整个3天的音乐节之中,没有暴力与冲突,有的却是自由、信仰与和平。

音乐的力量,可见一斑。

4.《Bike与旧电钢》

BikeandOldElectronicPiano

同样是一部纪录片。

但比起拿下奥斯卡记录长片最佳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来说,《Bike与旧电钢》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事实上,纪录片里讲的人物同样也微不足道。

主人公可以说是两个loser;

其中之一叫张鹏程,为了音乐梦想北漂,在北京地道卖唱却养不活自己,只好回到老家徐州,干点街边卖艺的活。

另外一个更奇葩,叫张宜苏。

出生在台湾,15岁跟着父亲回到徐州。父亲脾气不好经常打他,但等到父亲死去后却深感孤独。

张宜苏无妻无子,住在廉租房中,靠倒卖电子垃圾为生。

他的奇葩在于坚信自己的粑粑能带给人好运,于是经常送给有缘人、或者自己的朋友。

但这两个看似乱七八糟的人物,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上,却有着出乎意料的执着与坚持。

张鹏程自己写过多首原创,因为不会记谱子,所以每天都拿出来唱几遍,生怕自己忘记。

没怎么读过书,却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歌曲;

“有的人,依靠音乐和命运斗争;有的人,靠卖馒头和命运斗争;有的人,依靠自杀和命运斗争;你和我,选择活着和命运斗争。”

而张宜苏在父亲去世的那段时间里,开始自学音乐。

从钢琴到MIDI音乐制作,没老师指导之下,竟然慢慢精通。

他学徒众多,尽管自己生活窘迫,却也没在教学音乐上收过人家的钱。

纪录片中两人机缘巧合地相遇,并且相互交流自己对音乐的感悟。

正如片名「Bike与旧电钢」一般,莫名之间生成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纪录片的镜头下,这种化学反应似乎源自音乐的力量,但其实最终,还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人们总需要外在的形式展现自己内心的情感,而音乐与电影,恰好是绝佳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综艺节目里的诉说与歌唱,还是纪录片镜头下的人生百态。

只要是真心至诚,便足以动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53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