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22,展望2023专家预测明年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nb.ifeng.com/a/20180423/6523823_0.shtml

年底了,按照惯例,又该对过去的这一年进行盘点总结,以及对下一年进行展望。

首先,看看经济增长,虽然官方的数据还没出来,但是根据前11个月的表现,以及很多机构的预测,年5.5%的目标,肯定是差一大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给出的预测是3.1%,国内招商宏观、华创宏观等预测的是3.3%。今年经济的压力,主要来自地产下行。

虽然距离5.5%的目标,还稍微差点,但今年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属于百年难遇,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经济仍然能保持低高速增长,可见仍然“韧性十足”。

今年还有七八天就翻篇了,我们更关心明年的情况。毕竟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了,年可以拿疫情当借口,年是好是坏,就全看自己的能力和造化了。

对于明年的经济,IMF预测增速是4.4%。不过,国内的专家,还是偏乐观的。这段时间备受瞩目的专家预测有两个,一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他预测明年经济至少能够达到6%的增速,并提醒注意经济可能会“稍微过热”;另一个是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明年中国经济将杀出重围,快速发展,GDP增速将达到8%。

铁锤觉得,明年对于我们来说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罗列过美国、英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日本等国放开后经济发展、出口、消费等数据,得到的结果是,除越南之外,无一例外都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尤其是制造业和消费中的汽车、房地产和餐饮类别,基本上都是短暂反弹后,再次下滑。

我们国家是高度依赖制造业,消费能力本身就不足,网上甚至有专家学者说消费能力不及印度。所以明年想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难度不小。

很多专家学者,对于明年都是偏乐观,这无可厚非,有信心总是好的,怕就怕自信过头,误国误民。

其次,看看就业。11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录得5.7%,较10月又上升0.2%,已经稍稍高出今年两会定下的“5.5%以内”的失业率目标。

尤其是16-24岁失业率,一直都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3.5倍以上,比美英韩日德都高不少。

不过,整体来看,全年的失业率波动不大。这得益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今年前10个月,我国的出口景气度较高,纯靠出口拉动就业;二是我们拥有“2亿灵活就业人群”。

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还是挺严重的。从求人倍率并未与失业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可以看出——说白了就是“岗位比人多”,就业市场供需严重不匹配。

问题出在哪?一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有两个:1、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高达万人,同比增加万人。2、人头不仅多了,还挑活,这类人群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智联招聘发布的《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教培、房地产相关产业链、互联网企业、传媒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拉动力。而疫情恰恰主要影响的就是这几个行业,所以才会出现与之匹配的岗位吸纳就业能力,明显降低。叠加考公、考研热,但“铁饭碗”本身吸引就业能力有限,所以对应的失业率易升难降。这倒逼国家,这两年不得不扩招研究生和公务员。

二是岗位缺口主要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和建筑业。以前有大量农民工在填补空缺,但由于疫情、老龄化和无法适应等原因,农民工能够从事的行业有限。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已经达到27.3%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年受疫情冲击影响,很多行业都迎来灭顶之灾。企业生存维艰,裁员理所应当。我国没有具体的统计企业裁员的习惯,但通过媒体报道,不难发现,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在今年都大裁员了,尤其是互联网、旅游、教培、房地产、影视、餐饮、婚庆等行业。

让铁锤大跌眼镜的是,有些企业在这上面,竟然也要搞创新,裁员不叫裁员,叫“毕业”、“优化”,也是没谁了。

虽然无法统计裁员的企业数量,但我们可以反其道行之。前两天,吴晓波发文章,征集年不裁员企业,费劲巴拉的竟然只找到了56家“今年不裁员的企业”。

再者,浅聊一下通胀。不得不说,在面对全球40年来出现的最大通胀压力时,我国的通胀水平仍然保持在温和区间。前不久,央妈一把手也说了,预计明年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另外,“拼经济”、“稳物价”也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两大重点。

反观美欧等发达国家,通胀率多次刷新历史纪录。尤其是美国,今年以来,通胀水平不断攀升并长时间维持在历史高位。用很多媒体的话说,“美国民众生活饱受困扰”。为抑制高通胀,美联储今年已累计加息个基点。通胀“高烧”持续,美国经济面临长期的衰退风险。

一言概之,通胀这种“富贵病”,基本上与我们无关。

最后说说房地产。虽然都在说今年的房地产不景气,但我仍然要用“韧性十足”这四个字来概括。

一方面,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前11个月,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亿元,下降26.6%。数据确实不好看,但要知道,这是在疫情反扑、房地产屡屡遭受爆锤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另一方面,今年百强房企有36家爆雷,但无一家破产,也是奇迹。其中最神奇的就是恒大,债务压顶、口碑尽失、名誉扫地,前11月销售额竟然还有.24亿元,并顺利交付25.6万套房屋。

当然,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今年前11个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跌9.8%,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跌超4成,全国的房价硬是坚挺不降。

不仅如此,房企还等来了国家的出手急救——先有四支箭重启融资渠道,后有“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名,11月14日,在扩大内需重要文件中,房地产又成功晋升为第一内需。

平心而论,看着这一个接一个的利好,对于房地产有时候想不乐观都难。

12月20日起,一线、强一线城市也迎来了一波放松潮,广州、南京、天津三个重点城市相继调整了政策:广州“二手房指导价”名存实亡,南京针对60岁以上老人及外地人,都新增了购房名额,天津稍显谨慎,只动用了公积金政策,降低公积金二套首付,从6成降为4成。

最后展望一下年吧。

12月以来,IMF总裁以及英法等国的经济学家都站出来预测,年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中国又处在全球经济的中心位置,所以很难独善其身。

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风高浪急,我们的方向其实早已确定,年就是“全力搞钱”、全力拼经济。从这段时间房地产再次被确定为支柱产业、重新支持平台经济、重新支持民办教育、互联网政策大转折,这四个转向来看,说明前几年的政策都在回归,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其实只有一个:为经济增长让路。

年经济真的能重启高速增长吗?个人持谨慎态度。一方面,社会面刚放开不久,目前尚处于感染人数不断攀升的阶段,虽然很多专家都预言“我们将很快走出疫情”,但还需要现实验证。铁锤说过,疫情的走势,才是真正悬在老百姓消费、制造业恢复、房地产复苏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种种层面的数据显示,当下我国企业、居民的信心仍然严重不足:社融规模同比继续下滑、企业融资中票据和短期贷款远高于中长期贷款、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双降、居民储蓄规模继续攀升、M1和M2剪刀差扩大等。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央定调“房地产是第一内需”,这意味着年拉动经济增长、稳就业的头号引擎就是楼市。但从目前的施策来看,仅靠耍嘴皮子是很难让房地产复苏的。

铁锤对比了年、年救市力度发现,今年所谓的“史诗级救市”其实力度连年的1/3都不足。长话短说:第一,房贷利率方面,年基准利率直接从7.83%降到5.94%,累计下降基点,利率直接打76折,今年房贷利率仅从4.65%调到4.30%,仅下调35个基点,利率打93折。

更奇葩的是,12月LPR竟然纹丝不动,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银行想多吃1年利息。

第二,首付比例,08年全线下调至20%,今年多是三四线城市,部分城市调整公积金贷款首付比还需要配合人才、多孩政策实施;

第三,房企融资,08年火力全开,信托、债券、开发贷等,商品房预售监管也由35%降至20%。今年虽然射出了三支箭,但受益对象仅限于行业少数优质房企。

所以综合来看,今年的救楼市力度远低于年,无怪乎有人会称之为“靠嘴皮子救市”。有句话说得好,想要马儿跑,得先给马儿吃草。不能总是“既要”、“又要”、“还要”。

所以,如不出意外,年对房地产的扶持力度可能会继续加大,对比年,不管是利率、首付比例,还是供给端,都还有巨大的施策空间。最后能复苏到何种情况,还要拭目以待,即便救市力度超过年,也不可能达到当年的效果,因为人口、住房需求、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居民部门杠杆率等早已今非昔比。

最后铁锤想说的是,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疫情,现在疫情这个不确定因素正在慢慢移开,按照专家的说法年一季度后,整个社会面就会逐渐恢复秩序,各行各业也会迎来信心修复。基于此,铁锤觉得年的经济增速应该是“保4争5”,仅此而已。至于房地产,个人觉得不可能再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事实上即便没有疫情,房地产也不会比现在强——强弩之末的房地产,其实结局早已注定,回归10万亿水平,才是大势所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1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