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战斗力如何陈赓爱将嘲笑班长前线拼命,
19世纪50年代,法兰西第二帝国盛极一时,“高卢雄鸡”在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之下,加足马力将嗜血的马刀向南砍向突尼斯;向东劈向印度支那(法国人口中越南、老挝、柬埔寨的统称)。
从年到年的短短27年时间里,法兰西第二帝国不仅从实际上彻底将越南变成了法国权杖上的一颗“蓝宝石”,也从法理上以一纸《中法天津条约》取代了大清王朝成为了越南的“宗主国”。吞并越南这样一个主权国家,法国人在27年内仅仅用了3次殖民战争和1次中法战争即宣告大功告成。
自法国殖民越南伊始到中国援越抗法前的将近一个世纪里,越南各派武装力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展开了漫长的抗法战争,法国人不仅没有如越南民众之所愿被赶出越南,反倒在越南的统治力量和影响力日渐加深,直到法国与越南间爆发的边界战役,越军终于取得首场像样的对法战争的大胜。
那么,问题就来了:越南人民先前对法斗争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且屡战屡败,为什么却在20世纪50年代的边界战役中,越军会宛如战神附体般,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盘踞在中越边境的法国人,一举将辛苦经营多年的法军封锁线击碎呢?
越军的战斗力几何?他们的作战水平停留在什么层次?为何原本战力平平的越军,武力值却陡然飙升?
其实,客观地评价,越军的战斗力相较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始至终都是上不了台面的。甚至陈赓的爱将吴效闵不无嘲笑越军是:班长前方拼命,排长后方“喝茶”。
越军战斗力远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已是世所共知的事情,即便在中越两国“蜜月期”,我军无论是从武器、建制、战法、作战思想等一揽子全部传授给了越南,越军的战斗力都没能有极大提高,反而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谅山战役中,越军吹嘘“谅山乃不可逾越的要塞”,但实际上,我军在许世友将军的指挥下万炮齐发,仅耗时三天就一举拿下谅山,不光谅山被解放军以惊人的速度拿下,整个越北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部落入我方之手,由此可见,相较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奇差都是显而易见的。
越南军队在作战水平差主要有地形因素、民族性因素和历史因素等三大方面。
从地形因素来看,越南南北距离长达公里,东西最狭窄处只有50公里宽,全国国土呈S状,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西部以拾宋早再山、长山山脉将越南与老挝分隔开来,东部为沿海平原,国境内部河网密布。
正是由于支离破碎的地形和纵横交错的水网、高山等环境,越南的地形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一旦军队人数过于庞大,非常不利于军队全面铺开,更别谈纵横千里的运动战了。相较于大兵团作战,越军往往更偏爱依托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山高林密、水网密布等独特地形地理,以小分队为建制开展游击战。
从民族性因素来看,越南自独立于中国,自成一国以来,其疆域面积狭小,而疆域的狭小和北方强邻使得越南这个民族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摆脱泱泱中华帝国的情况下,越南奉行“北守南攻”,不断对占城、真腊(柬埔寨)、老挝进攻。自宋朝至清代越南不断向其征伐拓土,发动战争数十次,扩张的领土面积达到独立时的四倍。因此,有的西方史学家研究越南史后,称越南为“东方普鲁士”。
而由于越军恰恰把地盘看得太过重要,越军往往在战斗中不以追求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而以占地多寡为成果的大小。这种战略思维的颠倒,使得越军在实战中即便占领了一座城池后,却因敌我力量悬殊,而不得不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弃城而逃,战斗力自然难以提升。
从历史因素来分析,越南有多年的“越南北属时期”,在长达多年的时间里,越南在于与中原王朝的交手的过程中,出动的最大兵力也不过10万余人,而且出动的这10万人,还是越南李朝太尉李常杰利趁着北宋王安石变法内部不稳,率军进犯北宋打的一仗。纵观整个越南史,越南内部战争鲜有大兵团作战的战例,更别谈像古代中国动辄百万大军。即便历史上的越南应对外敌,常常使用最多的招数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战套路。
故此,从地理、民族和历史三大主因分析,越军的作战特点是以小分队为作战建制,善于利用复杂地形钻入丛林打游击,且攻坚能力薄弱,喜好以攻城略地为核算战斗的意义和指标。尽管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和战法,且在战略目标上往往本末倒置,但这些都不是越军的致命性短板。
越军的致命性弱点,套用援越抗法的开国少将吴效闵的话来说简直就是班长前方拼命,排长后方“喝茶”。直白来讲,就是越军将领完全脱离战场。
越军脱离战场到了何等惊人的地步呢?可以说,透过年的边界战役打响前,吴效闵对越军的嘲笑即可管中窥豹。
年,应越共胡志明主席的请求,新中国派出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四十多位军事干部南下担任越南军队的军事顾问。党中央作出这个非常罕见的决定,首要的还是考虑到中越两国两党“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谊。
但从当时的内外局势来看,此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内有匪患猖獗、经济建设和反革命分子四处破坏等一大堆问题亟待解决;外有新生的红色中国尚未取代台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且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势头。在这个时候选择以军事顾问援越抗法相当于间接地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宣战,因此这对当时的新中国是非常不利的。但毛主席义无反顾地给予了越南除了直接出兵以外的全方位援助。
当年7月份,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4兵团司令员的陈赓在中央一声号令下,挑选了第4兵团宣传部部长曾延伟、兵团作战处副处长王振夫、兵团军械处副处长杨进、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吴效闵等十多位能征善战的老革命共同前往越南。
陈赓的身份是“中共中央代表”,入越后即为中国派出的最高负责人,在必要时可代表中共中央作出决断。也就是说,陈赓大将在越南的举手投足都代表着新中国的颜面,同时,新中国能否实现援越抗法,几乎都身系于他一人,带上这份沉甸甸的任务,陈赓于年7月19日踏上了越南国土。这天的陈赓日记分外生动:
天气炎热,山高路窄,泥滑难行,有马不能乘,下山至清水河,已精疲力竭。今天算是付出了一点国际主义的代价。清水河为中越交界处,河上架有铁索桥,河岸法人筑有堡垒。过桥,越共派专员设亭招待,备有各种饮料及水果,饥渴至此,狼吞虎咽,也顾不得国际礼貌了。越共备有马车十余辆,把我们带到距清水河16里之小乡村宿营。此为越共专门设以招待我们的地方,招待甚周,只是吃喝均不同于我国,饶有趣味。稍事休息,即令代表团同志开展调查活动。
日记中提到的一个小插曲便是,陈赓一行人进入越北后,越共中央指派了三位青年妇女赶着两辆水果车随行款待,陈赓看到沿途越北居民赤贫的惨景时,请求越方免去给他们的沿路水果招待,结果却得到越南工作人员的回答:
你初到越南,又是我们中央的贵宾。越北山区气候变化无常,并且是疟疾流行区,保证你的健康是我们的责任。这样做是我们中央的决定,我们必须照办。
陈赓深感越南人民的热情,于是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越共中央高规格的招待了。当他抵达越共中央的驻地后获悉:越南解放军即将在中越边境线上打响突破法军封锁线的第一枪。
原来,在越共成为法国殖民当局的心腹大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也如摧枯拉朽般席卷了大江南北,越国殖民当局害怕胡志明与北方的共产党勾连在一起,于是封锁了中越边境,妄图切断越共与中共的联系,从而将越军困死在越南本土之上。自然,越南人民不会坐以待毙。
而恰逢此时,越军5个主力团共2万多人在中国境内接受了先机的装备和高超的训练,初步具备了大规模运动战的实力。于是,越共准备在老街或者高平跟法国人干上一仗,以打破法军封锁线,从新中国获取更多的援助。
起初,越军把进攻目标定在了老街,但由于老街缺粮,且敌军的火力过于强大,越军遂将进攻的地点改在了高平。适逢陈赓大将的到来,为战役的开打增添十足的信心,胡志明甚至激动拉着陈赓的手说:“所有越南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请你包下这次战役的胜利。”
可事实上,攻打高平哪有越南同志说的那么容易。高平城三面环江、背靠大山,地势极其险要,原本敌人的两个营现在猛增到了13个营又两个连的兵力,再加上法军的空降师和作战经验丰富的法军军官萨克东构筑的坚固工事,即便凭借着越军20个营又9个工兵连的兵力也几乎难以拿下高平这座固若金汤的城池。
越军执意攻打高平,无疑是给陈赓这位高参出了一道难题。
陈赓便不动声色地问自己的爱将吴效闵:“老吴,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吴效闵也犯难了。他犯难的倒不是害怕打硬仗、难仗、险仗。这位15岁便投身革命的“红小鬼”经历过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无数次尸山血海的革命烈火中淬炼出来的他打过不少大仗、恶仗、险仗和硬仗,尤其在同蒲战役中,吴效闵一举歼灭国名党号称“天下第一旅”整编第1师1旅,并活捉其中将黄正诚而名动天下。因此,眼前的高平城对于见惯大仗、硬仗、险仗的吴效闵而言,实在不足为惧。他犯难的是越军将领喜欢脱离战场、遥控指挥战斗。
“怎么打?不能打。我训练过他们,我知道他们以前的打法。连长离部队米,营部离部队米,团指挥所在两公里之外,重机枪阵地设在营指挥所的前面,你猜谁在前线指挥作战?班长。你说说,这个仗怎么个打法?”
吴效闵愤愤地说出了越军前线指挥将领脱离了战场的致命性弱点,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班长在前线拼命,而连长却在后方“喝茶”,再好的作战方案,仗也打不下去。其实,吴效闵指出越军将领脱离战场的情况才是越军致命性弱点。
两多年前的“兵圣”孙子,在其《孙子兵法·地形篇》中就指出六种导致军队战败的地形,并告诫战场统帅应该要亲自视察战场,切不可疏忽大意,并给后人祭出“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不察也”的警训。而我军的高级指战员林彪为了伏击平型关的日寇,三次亲自勘察地形;当他从陕北出发,东渡黄河抗日时,林彪也曾冒雪去视察地形和水文。
可见,对于一位合格的将帅来讲,亲临战场才是为将之道,脱离战场绝对是祸害千军之举。因此,林彪还在他的《怎样当好一个师长》中就曾说: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
不光是林彪,在我党我军的战史上,很多出色的指战员与林彪一样,他们都喜欢亲临战场去实地考察,只有自己去实地考察了,凭借自己的推算和预估,才能收集到第一首准确的情报资料,才能在作战中真正做到算无遗策。这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历来的优良传统。
也正是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素来重视亲赴前线视察,把自己变成一副“活地图”,我军方能在对敌作战中无往而不利。当陈赓大将率领的援越抗法军事顾问团将这个良好的传统带到越南后,尽管越军起初并不适应,但在陈赓的建议下,越军接受了中方军事顾问团的善意提示,最后圆满取得了边界战役的大捷。
用毛主席的话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不仅要亲赴前线,做到对战场的高度熟悉,也要搞懂地球上的所有对敌斗争经验。因此,毛主席在《在听取中印边界东段自卫反击作战情况汇报时的插话》时就讲道:““工人农民的军队,党领导的军队,不能打胜仗呀?不能把进攻的敌人打下去呀?别的星球上的,如果来了怎么办,现在我们没有经验。地球上的,我看就是要把它整下去!”
我是历史侦查处,下期精彩内容,我们再见,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订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