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雷再现俄乌战场,能一次投放上万枚

北京看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5月中旬,有人在俄乌战场上小壕沟里发现了几个造型奇怪的塑料制品,它就是臭名昭著的蝴蝶雷,即便是放在以阴狠为使命的地雷家族里,都属于极端凶残的异类。

这种外号叫“蝴蝶雷”或者“绿鹦鹉”的地雷,最早是美国发明的,美军型号为BLU-43“龙牙”,首先大量应用于越南战争,主要目的是撒播到树林里,阻碍越军胡志明小道运输能力,因此这款地雷主要布设方式是大规模空投布撒。

美军制造蝴蝶雷,起因是此前制造的一种叫砂砾地雷的临时简易地雷不太好用。砂砾地雷就是就布缝出一个饺子大小的口袋,里面塞满炸药和几块毛玻璃,连引信都没有,靠摩擦力引爆炸药,有点像我们过年玩的那种沙炮。美军希望用这种超大号沙炮,阻滞北越运输物资,结果防水太差,不太好用,于是在这个思路基础上,改进出了蝴蝶雷。

蝴蝶雷做的非常小,只有20克重,拇指大小。美军还故意将地雷外形做的不规则,加上整体扁平的设计,与常识里的圆饼型地雷差别较大,散落在林地里乍看不容易被识别发现。

这款地雷与常见地雷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体成型的塑料外壳里,装填的不是固体塑胶炸药,而是9克液态炸药——硝基甲烷或硝基乙烷。在投放前,钝化液态炸药与活化剂是物理隔开的,这时两款液体都相对稳定,甚至可以无须使用降落伞直接从空中投放,安全的自由落体着地。一旦当地雷取掉保险投放到战场后,活化剂就与炸药联通,落地后几分钟内钝感炸药就被激活,可以被轻松击发引爆。

同时液体炸药也是触发爆炸用的传力介质,无论外壳哪里受到压力,内部液体都会将压力传导到内部引信结构上,从而释放击针引发爆炸。也就是说整个地雷被激活后,浑身上下都是感应区,无论碰哪里都容易炸。

蝴蝶雷一般是枚一组存放在一个布撒器中,可以借助战机、直升机、火箭弹进行快速部署,一次投放量经常达到万枚级别。

蝴蝶雷装药量很小,最多也就是炸掉脚掌手掌,运气不好时,甚至连汽车轮胎都无法炸破。但也正是这一招比较残忍,一旦士兵被炸伤,部队就需要更多士兵将伤员送到后方,后续的医疗与养老都会成为负担,而这个缺了脚掌或手掌的残疾伤员,肯定也无法再重返战场。可以说这种地雷每一个部件的设计,都为了高效的杀人做到了极致,冷酷至极,价格低廉。

越南战争后,苏联借助BLU-43系列仿制出了自己的PFM-1,原理完全相同,个头更大,装药量也更多,并大量用在阿富汗战场。

正是由于这款地雷太小太轻,不易引起警惕,也很容易随着雨水流出雷区,于是成了战场附近平民的噩梦。尤其是孩子在野外或树林里,很容易捡到这种外形奇怪的武器,以为是什么小玩具,结局当然十分悲惨。

正是由于早期蝴蝶雷激活后不可复原,可以在战场上永久使用,后期美苏都给这种地雷加了一个定时失效附件。美军使用的附件,是一个小胶囊,胶囊壁与活化剂接触后会溶解,释放的物质会再次将液体炸药钝化失能,但这种胶囊可靠性不高,而且弹药本身内部还存有正常工作的引信,触发后依然会爆炸,只是威力稍小。苏联人的想法则是在击针上加一个定时推杆,随着时间一点点挤压击针,一定时间后让弹药爆炸自毁。

只不过,这种廉价的东西,本身对质量要求就低,很难保证这些失效设计能全部工作,加上每次投放都是上万枚的规模,里面有多少地雷无法自毁谁也不知道,而这每个地雷,都会改变一个儿童的一生。

当然,还有一些媒体痛斥蝴蝶雷时,说它的外形是为了吸引杀伤儿童专门设计的,实际上蝴蝶雷外形是为了方便布设投放,借助空气动力学着陆,不科学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只不过这个怪异的外形和大小,确实很容易让孩童捡起把玩。

客观来说,蝴蝶雷应该说是一款成功的武器,但这也是所有优秀武器装备的原罪悲剧。因为低廉的价格,高效的杀伤能力,让这个武器大量用于战场。也同时因为塑料制作、体积小巧、投放数量巨大,还经常用于森林草丛地带,给战后排雷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由于俄乌两军都大量装备PFM-1这种地雷,因此也无法确认是哪方投放,只能希望不要伤到平民。也希望俄乌两军能尽量避免使用这种反人员武器,最大限度的避免对无辜平民的误伤,多为未来平民生活考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1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