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田飞龙中国和东盟,同志家人还是兄

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关系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当今世界权力格局的演变十分深刻,充满了复杂性,全球治理体系充满挑战。放眼未来,中国同东盟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在彼此的外交场合或新闻报道乃至民间俗语中,谈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时,常用“家人”“兄弟”“同志”等表述定位。这样的提法并不特别常见于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类似描述,但类似的提法并不鲜见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

可以看出,以中国-东盟关系为主线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治理秩序的一种典范建构。中国-东盟有着长期的历史文化渊源,有着“家人、兄弟、同志”般区别于一般国际关系规范的亲缘性和历史认同基础,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该区域典范建构的关键基础。

在美国维系霸权与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东盟国家:策略选择及其两难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复杂深刻演变。“以东盟为中心”是东盟发展对外关系、开展对外合作的基本原则,有两大基本内涵,即既要防止被分裂,也要防止被主导。然而美国及其盟友却积极打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和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打破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本质是重塑“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架构,对“以东盟为中心”的架构设计带来冲击。

东盟不会放弃把本地区话语叙事权掌握于自己手中,但美企图再造太平洋到印度洋地区的话语体系,东盟对地区的话语叙事受到挑战。在这一困境下,中国对东盟的支持立场显得尤其及时和正义,在周边率先落地,在人民心中扎根,可为携手共建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促进地区长期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从周边做起,坚持睦邻安邻富邻。”

美中竞争:东盟国家有选边站的压力吗?来源:南华早报

强制向别国输出民主和意识形态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美国对外投入外交资本的重要载体。中美博弈导致的亚太地区形势新变化,对于东盟国家而言,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是出于其 利益的考量。东盟国家钟意于中国高速发展能带给它们丰富经济回报和商业机遇,也依靠着美国在深度介入东南亚的“再保障”战略政策获得心理上的安全保障感。尽管美国尝试“胁迫”,但东盟国家并未无条件服从。一边是美国 的霸主优势,一边是历史悠久、共享被殖民情感遭遇的老邻居,东盟国家坚持“不选边站”,继续采取“大国平衡战略”。

美国认为中国是其新世纪 的地缘政治挑战,这种判断基本贯穿了美国对华策略的底层逻辑。美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崛起的讨论,已经几乎不再理会中国崛起的非称霸意图或和平实质,而是空前一致地认为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冲击着美国操纵下的国际秩序,挤占着美国的霸权空间,削弱着美国在全球事务与亚太事务中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

同时,美国却绝不会允许它在亚太、印太地区业已构建的霸权地位受到任何挑战,也绝不愿在此框架下的美国政治与经济利益遭受缩减,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很可能会向东盟国家施压、进一步离间中国与东盟,加强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深度介入,从而压制中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影响力,进而保证美国霸权主义和普世价值的理论优越不被“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所撼动。中国已完全被美国作为事实上的假想敌和战略竞争对手,无论美国政府的表面伎俩如何充满模糊空间、如何玩弄文字游戏,对中国进行全方位打压的立场已然是其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很难被变更的国策。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是一个促进经济、政治和安全合作的区域组织,成员分别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在这场演进着的深刻变局中,中国究竟是能够快速迎来民族复兴的转折机遇,还是被迫进入更加险象环生的复杂僵持,东南亚无论如何都是极其重要的战略重点地带,都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中美博弈的焦点所在。

因此,我们也必须要清醒认识到,东南亚区域也是西方近代殖民史和后殖民控制史的重要承载区域,西方文化和制度霸权仍有强势影响,民主全球化与西方经贸网络仍有支配性和整合性优势,但这些西方殖民遗产和影响机制,主要服务于西方霸权利益和政治经济的具体利益,甚至作为遏制中国影响力以及中国-东盟重建紧密互动关系的对抗性工具。年 爆发以来,中美之间愈演愈烈的竞争关系不断重塑东盟各国的外交战略和决策,迫使东盟各国不得不依据地缘政治重新思考,不断适应快速变化的国际和地区局势,制定有利于本国的新策略和区域秩序。地缘政治的现实使得东盟国家生存在各大国际势力利益交汇的旋涡中。

新加坡深谙“国家间政治”的生存之道,号称奉行“大国平衡”战略,实则是坚定不移奉行实用主义的政策。新加坡对中华文明有着基于自身的独特理解和更敏锐、更深透的领悟能力,而这些都成为新加坡研判和制定对华政策的制定创造了有别于其他东盟国家的、 的谋略优势。

在新加坡看来,中国虽然正在不断挑战美国的现实霸权,以及五百年以来由西方创立并不断加固的既有结构体系,但新加坡又能迅速从其与中国共享的中华文化底蕴深处理解并相信:中国从长远来说并无称霸全球的野心。新加坡并不倾向于相信中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能力撼动美国在亚太的布局——毕竟,台湾问题的彻底解决还很棘手——但是,作为地理位置及其特殊的微小型城市国家,新加坡没有条件、或来不及完全参透中国所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和正向意义。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新加坡不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平衡”的生存战略深入新加坡的国家思想,并时刻指导与纠正其国家行为

一方面,新加坡能后够对中华文明天然地进行更深厚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新加坡处在世界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的特殊地缘以及缺乏战略纵深的先天不足,都让新加坡不仅扮演着东盟国家对华协调者的身份,更是以复杂多面的国际战略政策,一边与从中国密切频繁的经贸往来中获取财富保障,一边又与从美国的深度军事合作中消除心理不安带来的恐惧。

新加坡认为如果美国维持着主导性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中国的崛起,有助于 化地维护新加坡的利益,因此它往往能以极其微妙和潜化的筹谋在中美之间为自己创造 可能的价值和安全。因此,新加坡的“大国平衡”策略往往表现得既幽深隐蔽,却又能做到深广远大。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主张类似的战略平衡,但两者又有明显不同。相比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平衡牌”打法更为浅近和直白。马来西亚非常清楚中国是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经济上中国对于马来西亚来说不只是竞争者,更是合作互利的伙伴。中国崛起所释放的经济活力和红利,让与之密切商业往来的东盟国家获益巨大,中国带来的经贸利好反过来促进了东盟诸国政府和既有政治机构在本区域内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在对外关系方面就积极主张“东南亚中立化”,在东盟国家中率先改变“两个中国”的政策,并采取措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然而另一方面,马方也积极支持美国在东亚和东南亚也已过度的军事化的架构与发展。一方面,不少马来西亚政客更愿意看到美国和马来西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军事伙伴关系以遏制中国;但另一方面,数量同样不少的马来西亚政治家却会更加谨慎地将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分歧(尤其是南海相关问题)简化到最少。马方一面接待中国军方来访,但又不予在媒体上报道,生怕得罪美国;但一面又在坦然接受美国捐赠战机后立即解释马来西亚是“与所有人结为朋友”,避免让中国忧虑。

AUKUS如何暴露美国在东南亚的盟友之间的裂痕。来源:南华早报

越南是与中国在南海利益冲突最深的国家,然而越南又是在文化亲缘和政治制度综合起来最像中国的国家。二战后,中国对越南的统一事业提供了长期援助。但统一之后的越南在中南半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导致双边关系恶化,进而在陆地和海上都与中国有过较严重的军事冲突。

越南对南海主权的立场有两阶段变化,首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越南对于中国大陆在南海的主权并没有表示任何异议,甚至还表达了是中国领土的立场(尽管60年代因南海发现石油,实际争夺已经开始,爆发过保卫西沙战役)。这主要是由于越南建国初期极需要来自中国的援助,而中国当时基于共产国际、安全与战略等考量,积极提供越南各方面援助:早期军事援助为主,后期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为辅。因此,当时越南对南海问题并不表示意见,甚至承认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越南外交部曾表示其承认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为了获得中国支持越南对美国的战争所做的立场表态。

然而随着外部环境转变,年,一方面越南击败法国与美国完成统一,另一方面苏联开始对越南进行援助,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大陆与越南北部边界问题、越南入侵柬埔寨等问题,双方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停止对越南进行援助,甚至两国发生军事冲突。越南在南海问题上一改过去承认西沙、南沙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态度,开始主张对南海的主权。

越南称南海紧张局势引起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03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