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越南管理工厂,谈点心得
作者I吴威
来源I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近几年,国内网络开始热衷于讨论“越南、印度是否会成为中国制造的有力竞争者”。恰好这两年多我在管理越南工厂,有些一线经验,可以与各位分享自己的部分经历与观察。不过个人观察有限,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我们项目之前在中国大陆做了十多年,后来大部分转移到越南胡志明工业园区。之前我的工作是管理大陆的工厂运营,对于越南项目只是偶尔做培训咨询,公司在越南聘用了当地员工组建管理团队。
之后特朗普对中国制造一搞关税,直接加速了产品向越南转移的趋势——特朗普绝对是这波产业转移的罪魁祸首之一,25%的关税吓死人,我们好多贸易条件还是DDP(DeliveredDutyPaid,税后交货),被逼得没办法,“MadeinVN”的标签能保全很多利润,只剩转移这一条路。
在一些领域,“越南制造”标签
能比“中国制造”保全更多利润
(资料图/越媒)
公司同时大刀阔斧改革,裁掉越南本地商务团队,之后由我一个中国经理人接管。通常认为当地的经理人和团队才有最默契的沟通,但3年过去了,公司管理层并不认可他们的表现。
01
越南的确问题多多
首先,供应链是大问题。
不怕笑话,开始居然有标签纸箱包装盒都是从中国进口来的,有时甚至运费比货物价值还贵。
但是,企业的投资是灵活的。开始没有供货商,一旦当地企业有稳定的需求,就一定有公司投资去满足这个需求。就这么简单。
当然,这需要时间。工厂的体系是庞大而复杂的,人员的培训也需要很多时间,但这个体系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就可以建立起来。
果然大半年之后,至少8成包装类物料实现本地化,其中不乏外资在越南的新建工厂接手生产。
其次,人才不够成熟。
越南工厂的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并不是和中国大陆一样好。这点基本没有可比性,起码现在是这样的。
大陆的工程师,10~20年工作经验的一抓一大把;而越南工厂里,工程师多是刚大学毕业几年而已。
越南开放才多久?根本没那么多现成的专业人才,哪里像大陆一个城市多少万成熟人才,什么职位的都有;越南的员工也要从最基本的技能开始培训。
而且他们的英语,说得清楚的不多,但抓几个主词我还是听得懂的,有的员工写英语,还需要我翻译成可被理解的版本。他们会安排英语水平比较好的人和我们做接口,保证日常沟通基本顺畅。管理方面有大量的外籍工程师和商务经理人,本地经理人占少数比例。
在越南,有大学学历还会英语,一到外资工厂好好钻研几年专业有了经验,立马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相信本地人才会逐步成熟,这是必然的趋势。
在与越南团队协作方面,有网友提出越南人不如中国人聪明,最终会影响项目成败。
中国人的确聪明能干,而越南人在灵巧方面,学习能力的确明显差一些,沟通能力也弱,同样的项目让越南人做,往往会遇到在中国从来没听说过的新问题。
和越南团队做管理沟通,基本是每个客户都头痛的经历。我也是死磕磨合大半年年后才有明显成效。期间要给他们做专业榜样逐步获取信任,做很多详细的案例和流程培训,到现在也是每天都开会关键产品过一遍紧盯着。相比而言,中国的项目根本不需这样细致的管理。
还有一个文化差异,那就是在中国如果出事了,多半选择诚实面对认错,坦白检讨完事;而越南的文化是不要报坏消息,他们可能会试图掩饰,放烟雾弹,或者就是沉默不认。在中国2-3周搞明白的事,在越南可能要2个月才水落石出。管理方面多些耐心和安抚非常有必要。比如我会鼓励他们,犯错不可怕,犯错是进步的机会。
02
成本优势
大量外企公司接受转移到越南,核心就是便宜。中国大陆有优秀的基础设施、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大量勤奋优秀的专业人才,但这一切都抵不过便宜二字。
成本数据摆在那里。同样的电路板设备加人工费,越南报价第一轮就比大陆同类工厂便宜60%,对方还是一级老厂,长年供应欧美大客户。目前中国大陆的人工综合成本是越南的2倍多,其中当然“多亏”20年来房价的大幅攀升。可以说,成本方面中越早已不在一个级别。
很多人常拿实力说事,但实力是可以培养的。现在的生产流程,自动化程度很高,超80%已是程序控制。比如测试,只要把模组放上机台,点击鼠标,按自动程序走下去,测试完毕拿出来即可。复杂组装的部分,一周内重复练习次肯定也熟悉了,虽然中国工人可能只需要次。这无非是学习曲线长短的区别而已,不是会或不会的巨大差异。
换言之,越南制造对于中国制造,的确是直接的竞争关系,尤其是中低端产品,占我们公司全部产品的80%。
越南胡志明市某电器设备工厂内
(资料图/《西贡解放日报》)
企业要发展,必定会持续寻找成本构成的最优解。当下来看,大量制造业的转移近成定局。
大厂搬迁是浩大的工程,需要考虑未来至少10年的规划,所以外企多半不会从上海搬到成都之类,因为地区成本差异比较有限。去偏远城市又没有良好的综合系统支撑,尤其还要考虑出口美国的高关税问题,所以还是离开大陆了。
不过,越南人工的确便宜,相应客户的管理成本会高很多。一个很优秀的工厂不需要客户掺和,它们自己可解决99%的问题;而一个落后的工厂,每天都有问题需要客户帮忙,而且还会重复犯错、变着花样犯错。
为了控制成本,我们公司基本不招聘新人,这意味着大家会忙很多,头痛很多——降低成本从来不是白来的。至于他们暂时做不到的事,靠施压是没有用的,不如按照他们的节奏和方式来慢慢努力,做得好就多鼓励,同时让他们看到规则背后的逻辑,看到我所坚持标准的道理,这样下来进步非常明显。
03
择优权
越南有一个中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它因体量小而具备充分的择优权。
体量小通常被认为是劣势,但在面对大量的外资候选时,就成了优势。这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比如胡志明9区工业园,地方就这么一点,假设就家企业容量,候选的有家,怎么办?肯定是最优秀的公司进来。注册资金多少刀?行业竞争力地位如何?前几年销售额多少?在越南期望出口额度多少?体量小就必须严格甄别,行业顶尖的才能进来。
即使三四流的公司偶尔能混进来,也无法很好地生存,无法提供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有竞争力的薪酬,于是人才立马流向有竞争力的公司。这流失和衰败的速度,真的可以用“天”来计算。
胡志明市第9郡高新区,内有三星工厂等外企
(资料图/越媒)
的确有项目转移越南遭遇失败的例子。尤其一些很复杂很精密的产品项目,需要大量资深的工程师和聪明的操作工,还要有善于沟通和协调的资深经理人。这些项目在越南工厂失败了,再返回到中国大陆来做。这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时间。
比如在越南做项目,需要18个月才能完全成熟,但客户等不了啊,大半年无法发货,客户订单黄了要被拖死了,只能再回来找之前中国大陆的合作方。
这些往往不是什么大项目,资源有限肯定拖不起的;拖得起的,肯定还会继续投资坚持,否则你搞了一半走人,算是给谁做嫁衣呢。
其实现在这个阶段还是拓荒时期,小项目、小公司就不要去凑热闹了,除非有特殊的行业技术优势,否则是无法生存的。大公司投资是长期规划发展,资源雄厚做几十年的规划,多少亿美金放下了慢慢发展。
越南对于出口型企业的很多规矩挺死板的,比如用不了的物料最后处理居然会按仓储天数收取罚金(损失了物料钱,要交罚款,还有增值税之类),但总体是非常鼓励企业发展,也比较合作,局势总体稳定。
越南年轻人比例很高,也很乐意进跨国公司的工厂工作,本地员工平均年龄不到30岁,相信他们能够利用好这次机遇大力发展经济。目前来看,这一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只要越南自己好好把握就行。
04
本地员工的管理
网上有舆论说,越南员工不好管理,不肯加班赶工期,动不动就罢工和公司对峙,还拿出台湾工厂的一个实例。
这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客观看待,这的确不是普遍现象。罢工就好像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产生条件,而公司的管理方式就是关键因素。
我们的项目原来在国内也曾遭遇这类事件。当时因为工厂把加班费计算方式改变了,员工觉得不划算,于是贴出“还我血汗钱!”的标语。那个阶段我记得的不上班,起码就有3次,连洗手间里都写了语录。这是否可以说明我们中国工人难管理呢?当然不是。
我们的项目在越南运营五年了,在我接手项目的两年多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罢工事件,平时也从来没有因为找不到人加班而延误交期,春节特殊除外。我们项目上千人,每个月几百个订单,摊子绝对不小,算得上有相当的代表性。
人性化的管理很重要。尊重个体,而个体不单是生产流程中的一个元素。他/她有家庭有生活有情绪。
我们之前在国内不时听到这样的管理说辞:不管个人有什么原因,反正工作要优先完成。我的看法正相反:先把私事处理好,然后才专注工作。
当然这里面包含着巨大的信任。我们团队的越南员工,年轻有活力,勤勉努力,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他们值得我的信任与尊重。
比如越南的春节,员工们都要回老家,很像我们大陆的春运。员工们花数小时在路上,飞机换巴士再换三轮车甚至农村的马车,就是为了回家团聚,一年一次,放假持续约10天。这一特殊节日期间,订单再紧急,我不会要求赶紧回来加班。越南的公假很少,一年到头没几天,比中国少很多,他们好不容易回家,值得好好享受难得的团聚。
越南农历新年同样讲究家人团圆
(资料图/越媒)
我们的越南团队多是20多岁的弟弟妹妹,都喜欢玩。他们会告诉我,下周一不来上班了,大家要出去玩,难得的集体活动大概半年一次。跟我请假,我就爽快答应,并祝他们玩得开心!
人家平时晚上加班也没跟我要加班费,产线安排好了他们出去玩,这也过得去。我周末发邮件他们都有人及时回,我怎么就不能祝福他们度过愉快的一天呢。
有一次突然早上有个核心员工跟我请假,说家里有急事(回外地的家,需5个小时),要马上请假离开。那个妹子平时大咧咧,碰伤了左脚还要搞伤右脚的那种,我担心她慌慌忙忙在路上出事。于是我立马告诉她,家里有急事你随时走,一路注意人身财产安全;请她保持冷静,再大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我邮件写的是真心话:Yourfamilyshouldalways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