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焦急与不安中国企业越南建厂记界
肖恩编辑
崔宇8月的越南,一如既往的艳阳天。马路上静悄悄的,行人似乎都被热浪赶进了屋内,只剩一栋栋灰白的厂房静静伫立着。在这个距离越南北部海防市20公里的地方,是一片工业区,散落着来自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等不同国家的工业园,这里也是中国深越工业园的所在地。深越工业园区入口,深越大道。马路边,一扇略微有些生锈的铁门里,就是深越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的办公楼。这栋两层的办公楼里,气氛也和外面的空气一样,弥漫着一丝躁动。正对着办公楼大门,有一个沙盘,展示着工业园的全景。五六个中国人围着沙盘站着,一边听深越工业园副总经理陈旭介绍园区的基本情况,一边在手里的本子上写写画画,还时不时偏头跟身边的人讨论两句。约10分钟后,一行人又匆匆穿过一楼的走廊,前往会议室讨论关于园区的具体问题。从税收政策到水电供应,都细细询问。“因为客户要的急,我们现在急着找一个海外的生产基地,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会议上,他们反复强调时间紧迫,要尽快找到出租的现成厂房,落实生产。会议结束时已临近中午,他们在园区食堂简单吃了个工作餐便匆匆道别,继续赶往下一个工业园区考察。全程也不过约两个多小时。他们离开后不久,一辆大巴驶进了铁门,停在办公楼前。数十位穿着红色T恤的人鱼贯而下,直奔正对着大门的沙盘。他们都是来自深圳的企业负责人。上午的场景再度重现——围着沙盘听园区介绍,然后前往会议室开会。逗留了约一个小时后,他们也匆匆离开了。这是深越工业园区6月以来每天都在重复的场景。作为越南海防市唯一一个中国园区,深越工业园几乎是每个到海防考察的中国企业的必到之处。今年来这里考察的中国企业大概有去年同期的三到五倍,6月以来每天都会接待三到四个中国企业考察团。而这些企业毫无例外都展现出了焦急的情绪。深越工业园办公楼大门。冲进园区,在最短的时间内租厂房、办手续、买设备、投入生产,似乎是今年以来想要去越南的中国企业的缩影。。蜂拥而至的中国企业浙江三花集团也是今年南迁队伍中的一员。夏晓军是三花集团东南亚公司总经理,被派到越南“打头阵”。这是他第三次来越南,已经在这里呆了十几天,正在处理一些在越南办工厂的前期事宜。他所在的三花集团是一家研发和生产制冷空调控制元件和零部件的厂商,在国内外目前已有10个工厂,足迹遍布美国、墨西哥、波兰等国家。三花集团生产的零部件占全球智能空调配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年全年销售额达亿元人民币。对于三花集团来说,尽管国内已经有几个大型生产基地,但目前基本都处于饱和状态,市场需求却在不断扩大。而他们在国外的生产基地与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同,这意味着国内生产基地生产的产品既要销往国内市场,又要满足出口需求,加之出口风险的上升,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三花集团走上了南迁的道路。年下半年,三花集团就开启了南迁计划,但他们第一站去的是印度。据夏晓军回忆,当时他们在印度已经谈到了选地的阶段,就在计划快要落实的时候却发生了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计划被迫搁浅。直到去年年底,他们才重启南迁计划。这一次,他们将目光瞄准了东南亚。随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夏晓军带队在东南亚走了一圈,考察了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老挝等国家,最终才选择了越南。有趣的是,在最初排查东南亚国家的时侯,由于不时出现排华消息,越南成为第一个被划掉的国家。“当时我写了很多份报告,最开始几份报告里越南下面就只有两个字:排华,”夏晓军说,“结果到最后情况又一百八十度翻转,只能说是机缘巧合吧。”今年4月,夏晓军来到了越南考察,先后去了越南南部胡志明市附近的工业园区以及北部海防市周围的几个工业园,最终确定了离国内距离近,又有港口优势的海防市作为落脚点,进驻深越工业园。短短两个月,他们就完成了其他企业可能要花费半年时间的评估和筹备工作。7月底意向合同落实,8月初三花集团董事长亲赴越南签订了租赁合同。据夏晓军说,同样的流程,一家日本企业可能需要两年才能完成。企业到越南投资设厂,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建工厂还是租工厂的问题。越南是一个“土地私有”的国家,企业可以选择在越南自己买土地建工厂,但从选地到建厂至少要耗费半年以上。另一个选择就是进入工业园区,在园区里企业可以选择租用现成的厂房或者是买下园区内的土地自建厂房。如果企业计划长期呆在越南,自建厂房会是更节约成本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自建一层的钢结构厂房,收回成本需约五年时间,而四层的混凝土结构厂房收回成本需要七年。由于总部提出的目标是要在今年年底之前出产品,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开始生产,夏晓军选择租用现成厂房和买地建工厂同时进行。三年期的厂房租赁合同只是一个过渡,“我们后面建的(厂房)会根据整个市场的发展情况,目前来说定位可能是一个制造基地,制造基地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有一半以上的产品转移过来,”他说。正在视察厂房的夏晓军。跟已经基本形成全球布局的三花集团不同,厦门华懋新材料科技公司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迈向了越南。华懋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等纺织品为主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企业。因为地处厦门,他们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了不远处的越南。从去年开始,他们先在国内搜集各种资料,选择了越南的几个可能落脚点。今年4月下旬进入越南考察,从胡志明市出发一路向北,最终也选择了北部的海防市。“海防给我们的感觉跟厦门比较像,一见钟情。”华懋公司越南负责人邹荣铭笑着说。除了环境上的优势,海防的地理位置也是他们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作为一个汽车零配件厂商,他们的客户大多是在上海的汽车工厂,而从海防通过港口运送货物到上海大概只需要两天。在考察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华懋公司就和深越工业园签订了租赁合同,到8月10日前后已经完成了所有手续的办理。尽管前期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华懋公司租用的厂房却还在搭建之中。“我们4月份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现成的厂房了,5月份的时候还在打桩。不过他们的速度还算挺快的,”邹荣铭说道。他们的目标是在年元旦能够正式投产。深圳道通科技公司的脚步则要比前面两家企业更快。6月27日,企业考察团直奔越南海防,7月5日左右签约,前后不过两周时间。在背后推动他们的,正是对出口风险的担忧。道通科技主要生产无人机以及智能汽车读码器等科技产品。说起今年中国企业的变化,深越工业园总监曲力告诉界面新闻:“以前企业来考察都不太果断,犹犹豫豫的,现在都不犹豫了。”为了尽快落实生产,企业都大幅度压缩了原来观望的时间。曲力认为,现在企业主要考虑的只有两个方面,一个租金,另一个是港口的交通,能够符合他们要求,他们就可以在这边暂时先落地。因为是一个新园区,深越工业园相较其他园区来说没那么饱和,也是目前少有的还能够提供现成厂房出租的工业园区,因此也被很多急于落地越南的中国企业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7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