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查处一批哄抬价格违法

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自1月22日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等防疫用品,以及粮、油、肉、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查办了一批哄抬价格、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案件,并通过提醒告诫、约谈、行政指导等措施,督促广大经营者恪守商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据统计,从1月22日至31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关停活禽经营户户,检查药品、医药器械生产企业户(次),检查药品、医药器械经营企业户,抽查检验食品、药品、医药器械批次,取缔无照经营商家11户,责令经营单位整改户。附: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首批价格违法典型案例:案例1:1月24日,武威市凉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武威市凉州区益生堂大药房开展检查。经查,该店将前一日进货价为15元/只的KN95折叠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以30元/只的价格销售,将进货价为10元/包的一次性口罩以20元/只的价格销售,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凉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上述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元,并处罚款元。案例2:1月23日,武威市凉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武威市凉州区保和大药房进行检查。经查,该店从1月22日开始将之前销售价格2元/包(10个装)、4元/包(20个装)的一次性口罩,提价到4元/包、6元/包对外销售,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凉州区市场监管局依据《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元,并处罚款元。案例3:1月22日至23日,庆阳佳和陇东医药有限公司分两批购进3M口罩和雾霾防护呼吸阀口罩盒,共计只,每只以23元的价格全部售出。接投诉举报后,庆阳市、西峰区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联合开展调查,经查该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以明显高于同期同类商品市场价格30%的售价销售上述口罩的行为,属于乱涨价和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行为,西峰区市场监管局将于近期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例4:1月27日,庆阳市西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庆阳全民康医药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查,当事人存在抬高口罩销售价格和销售过期口罩的行为,构成哄抬价格和销售过期商品的违法行为。西峰区市场监管局将于近期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例5:1月25日,天水市秦州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天水市秦州区山水嘉园嘉惠药店涉嫌哄抬价格的行为进行调查。经查,嘉惠药店在1月21日、22日连续两次提高口罩价格,将之前售价为12元/盒的医用口罩,提价到20元/盒和25元/盒销售,当事人涉嫌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秦州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责令经营者立即停业整顿,对其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例6:1月23日,定西市渭源县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渭源县爱心老百姓大药房涉嫌哄抬价格的行为开展调查。经查,爱心老百姓大药房从1月22日开始借口罩等防疫用品需求激增之机,将之前售价为5元/袋(十只装)的一次性口罩,提价到10元/袋(十只装)销售,当事人行为涉嫌哄抬价格。渭源县市场监管局已对此立案调查,将于近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案例7:1月27日,白银市市场监管局对白银安福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十分店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所有销售的商品均没有明码标价,当事人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白银市市场监管局立即责令当事人整改,并依据《价格法》第四十二条及《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以简易程序当场作出罚款元的行政处罚。案例8:1月28日,白银市市场监管局对白银区新林汇百货进行现场检查时,白银区新林汇百货销售的口罩未依法标明价格,构成不明码标价的违法行为。白银市市场监管局依据《价格法》第四十二条及《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处罚款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曹立萍)来源:新甘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