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报3例死亡病例,提示老人需格外注意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11月19日0时至20日24时,北京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轻症死亡病例,均为患有基础性疾病的85岁以上老人。

病例1:男,87岁,11月13日临床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轻型。入院前2周有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史,合并高血压病史十余年,高血压病属3级极高危型,陈旧性脑梗死20年,小脑萎缩多年。11月19日,患者因基础病病情持续恶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对此,在11月20日北京市召开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医院院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主任金荣华指出,脓毒症在冬季发病率最高,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在脓毒症病例中占比可达60%~85%;脓毒症发生休克在脓毒症患者中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风险急剧升高,病死率高达75%左右。

11月20医院院长金荣华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病例情况。北京日报图

病例2:女,91岁,患者高龄,合并脑梗病史多年,遗留老年痴呆数年,生活不能自理。入院时脉搏、呼吸、血压、血氧测不出,神志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休克、陈旧性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入院后立即予以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持续心肺复苏约40分钟,心率、血压、血氧仍无法测出,无法恢复自主循环,于11月20日宣布临床死亡。

病例3:男,88岁,患者高龄,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毫米汞柱,脑梗死病史6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10年前前列腺癌手术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多年。临床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入院后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组会诊,给予吸氧、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于11月20日患者突发心律失常,因基础病病情持续恶化,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介绍,截至11月20日7时,医院在院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共例,普通型6例、轻型例、无症状感染者例,其中,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高危因素人群的患者例。病例平均年龄52岁,60岁以上老年患者例,其中,80岁至90岁老年患者68例,90岁以上老年患者22例,最大年龄岁。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95%合并一种基础病,90%合并两种基础病,80%合并三种及以上基础病。这些基础病多为心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内分泌、风湿—骨关节及血液系统等疾病。

对此,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相关健康提示:老年人抵抗力较低、感染风险较高,请老年人朋友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不串门,减少流动。也请家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804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