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出口增速滑入个位数阶段

来源:金融界

作者:罗志恒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粤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方堃

4月出口数据点评04:28来自金融界

  摘要

  年5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4月进出口数据。按美元计价,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3.9%,前值14.7%;进口同比增速0.0%,前值-0.1%。

  一、疫情冲击外贸企业生产、物流和订单,叠加海外需求回落,4月出口增速跌至个位数

  1、年外需放缓,出口走向下坡路,而国内疫情叠加放大了短期下行幅度。4月出口环比-0.9%,远远低于、年同期环比值8.1%、9.4%。4月出口同比3.9%,创下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

  2、从国别结构来看,4月对美日欧发达地区的出口全面走弱,对东盟出口更有韧性。4月对美国、欧盟出口增速较上月均大降超13个百分点至9.4%、7.9%。4月对日本出口同比跌至-9.4%,一方面是由于4月日元对美元大幅贬值超6%;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日企在长三角等地区布局较多,加工贸易受疫情冲击严重。4月中国对东盟地区出口同比增速7.6%,下滑2.8个百分点。

  3、从商品结构来看,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产品大幅拖累4月出口同比6.2个百分点,既反映了国内疫情的供给冲击,也体现了外需放缓的影响。产业链较长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停滞,导致通用设备出口同比从27.1%降至2.8%、集成电路出口由10.7%降至0.2%,塑料制品出口由20.9%放缓至9.7%。

  4、国内疫情对4月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停工影响出口交货。上海疫情对人流物流的冲击大,4月全国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金额同比由3月的54.6%大降至8.6%,这与4月上海汽车企业大面积停工相印证。二是国际航运和国内货运受阻拖累供应链。4月国内疫情干扰港口生产,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2.7%,国内物流受冲击更大,制约外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三是疫情影响下供需两端同时收缩,企业信心转弱不敢接单。4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下回落超过5个百分点。

  二、未来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或难重回两位数增速,亟需政策呵护稳出口

  展望未来出口形势,出口再难重现年的热度。4月是出口加速回落的低点,虽然疫情对出口的冲击将在5月边际缓解,但或难再回到两位数的增速。

  1、下半年出口面临外需走弱的压力。首先,欧美国内高通胀导致实际可支配收入下滑,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其次,财政货币收紧导致需求放缓。

  2、出口订单面临转移到东南亚的压力。近期东南亚地区出口增速大幅提升,4月越南出口手机等机电产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东南亚地区在疫情缓和与国内财政刺激的大背景下,依托相对劳动力成本优势,向承接更多我国出口订单外转,在RCEP政策红利驱动下形成区域贸易网络。

  3、价格效应拉动出口将在下半年开始减弱。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3月出口贸易指数,价格指数拉动当月出口金额同比11.1个百分点,贡献率超87%。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价格基数的提升,价格效应对出口支撑减弱。

  4、人民币贬值、美国豁免部分商品关税对出口或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作用更多体现在特别行业和少数商品,但不会改变出口低位运行的趋势。

  5、在国内消费不振、地产低迷、地方财政紧张、微观主体预期转弱等背景下,出口增速放缓将进一步拖累经济复苏,并加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6、当前形势下,出口面临国内供给侧压力,稳外贸政策需要更加精准发力。一是加大出口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二是稳定外贸供应链、保障出境物流;三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更多稳就业保订单的惠企措施。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冲击供应链;欧美发达经济体加息超预期

  正文

  一、疫情冲击外贸企业生产、物流和订单,叠加海外需求回落,4月出口增速跌至个位数

  4月进出口数据证明了国内疫情的影响。与去年多点散发疫情相比,本轮国内疫情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不同。去年深圳疫情、南京疫情等范围较小、防控较快,对出口的影响仅限于局部生产或港口出货。而本轮国内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程度更深,同时影响到出货、生产、订单等多个环节,对出口的冲击更加明显。

  1、4月出口显著弱于季节性,欧美需求回落体现在电脑、手机、家电等出口大幅下滑,疫情冲击体现在集成电路、汽车等出口明显收缩

  4月出口同比环比均大幅走弱。环比来看,4月出口环比-0.9%,远低于、年同期环比值8.1%、9.4%。近十年以来,4月环比-0.9%,跌幅仅次于年和年。同比来看,4月出口同比降至3.9%,也低于预期值5.3%,创下年6月以来的最低点。

  

  从国别结构来看,4月对欧美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对日本出口降至负增长,对东盟出口表现较好。

  4月对美、欧出口增速分别为9.4%、7.9%,较上月均大幅下降超13个百分点。欧美地区高通胀正在侵蚀居民实际购买力,欧美进口耐用品消费需求降温。

  4月对日本出口同比大降超19个百分点至-9.4%,一方面是由于4月日元对美元大幅贬值超6%;另一方面可能由于长三角地区疫情严重,而日企在长三角等地区布局较多,加工贸易受冲击严重。

  东南亚地区在疫情缓和和国内财政刺激的大背景下,加快国内生产复苏,RCEP政策红利使得区域贸易便利程度提升,4月中国对东盟地区出口同比增速7.6%,较上个月小幅下滑2.8个百分点。

  

  从商品结构来看,电脑、手机、集成电路等机电产品大幅拖累4月出口同比6.2个百分点,既反映了国内疫情的供给冲击,也体现了外需放缓的影响。

  首先,4月出口继续反映全球经济重启特征,消费品需求结构调整。去年同期正值德尔塔病毒蔓延,今年海外疫情缓和,一方面导致防疫物资出口减少,纺织纱线同比增速由3月的22.2%降至0.8%;另一方面出行需求升温,鞋靴、箱包出口同比保持30%左右的高增速。海外耐用品需求放缓,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分别拖累4月出口同比1.1个、0.9个百分点,地产后周期相关的家电、家具出口同比负增长。

  其次,中间品和资本品走弱,主要反映了国内疫情的供给冲击的影响。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影响,产业链较长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停滞,导致通用设备出口金额同比从27.1%降至2.8%、集成电路出口由10.7%降至0.2%,塑料制品出口由20.9%放缓至9.7%。

  

  2、国内疫情对4月出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物流、订单三个渠道

  一是生产端,企业停工影响出口交货,特别是汽车出口。上海和深圳是全国出口前两大城市。深圳出口的疫情冲击已在3月有所体现。3月深圳疫情导致外贸企业出现暂时性停工,3月深圳出口金额.9亿美元,同比负增长,拖累全国当月出口同比1.6个百分点。而4月上海疫情防控措施加码,疫情对人流物流的冲击大,出口的冲击在机电产品上集中体现。4月全国汽车及汽车底盘出口金额同比由3月的54.6%大降至8.6%。这与4月上海汽车企业大面积停工相印证。

  

  二是物流端,国际航运和国内货运受阻拖累供应链。根据中国港口协会统计,4月国内疫情对港口生产带来影响,沿海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减少2.7%,其中4月上、中、下旬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减少2.2%、4.9%、1.1%,下旬开始已经有边际复苏迹象。相比之下,国内物流恢复更加迟缓,还将制约外贸企业的原材料供应。4月初上海地区整车货物流量指数降至20左右,接近春节期间的低点,大幅落后于全国水平。

  

  三是外贸企业出口订单流失风险。年4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下回落超过5个百分点。分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都低于50%,分别为45.2%、37.0%和34.0%,中小型企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已经萎缩至两年以来的新低。上海目前复工复产企业员工采取闭环管理,中小型企业并不具备独立的住宿条件,目前复工仍较为困难,同时面临订单流失和生产停滞的困境。

  

  二、未来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或难重回两位数增速,亟需政策呵护稳出口

  展望未来出口形势,出口再难重现年的热度。4月是出口加速回落的低点,虽然疫情对出口的冲击将在5月边际缓解,但或难再回到两位数的增速。

  1、外需走弱、订单替代、价格效应淡出或使未来出口增速维持在个位数

  一是出口面临外需走弱的压力。首先,欧美国内高通胀导致实际可支配收入下滑,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其次,财政货币收紧导致需求放缓。今年美国财政收紧,对美国居民补贴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美联储加息带动耐用品需求走弱,居民消费倾向减弱,二手车和地产需求继续走弱。

  

  二是国内复工慢或将导致订单转移外流东南亚。近期东南亚地区出口增速大幅提升,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五国出口增速尤为强劲。4月越南出口手机等机电产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承接了4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份额缺口。下半年,东南亚地区在疫情缓和与国内财政刺激的大背景下,依托劳动力成本优势,将承接我国出口订单外转,在RCEP政策红利驱动下形成区域贸易网络。

  

  三是价格效应拉动出口将在下半年开始减弱。自年三季度以来,出口商品价格涨价对出口金额的同比拉动提升,而出口数量的拉动有所弱化。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3月出口贸易指数,价格指数拉动当月出口金额同比11.1个百分点,贡献率超87%。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价格基数的提升,价格效应对出口支撑减弱。

  

  当然,人民币贬值、美国豁免部分商品关税对出口或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人民币汇率贬值利好出口。在人民币贬值通道中,即时结汇的外贸企业成本降低、汇兑收益提升,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具体到行业层面,电子、纺织、家具、家电等出口业务收入占比高的行业可能较为受益。

  中美贸易关税有下调预期。5月,美国USTR宣布对调查结果复审,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问题重新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基于美国法律,调查需要每隔四年进行重新评估。抗通胀成为美国政府今年最大的政治任务,而降低关税可以减轻进口环节的输入性通胀。据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USTR贸易代表均表示,可能存在推出一系列商品关税豁免名单。

  2、稳出口:加大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疏通物流行业堵点、稳住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

  年以来,国际货币政策收紧导致外需放缓,而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经济大盘面临新的压力,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新的挑战,出口企业面临新的困难。当前形势下,稳出口面临国内供给侧压力,政策需要更加精准发力,近期针对外贸企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重点从加大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疏通物流行业堵点、稳住劳动密集型企业订单三方面发力。

  一是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投放,重点支持亟需纾困的企业,支持银行对暂时受困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加大产业链承保规模,出口信用保险精准服务产业链细分领域,提升短期赔付便利度。

  二是疏通国际国内物流堵点,提高港口作业和通关效率,保障从业人员的复工,优先支撑外贸供应链、产业链运转的相关配套企业,保障重点产业、重要物资的进出口。

  三是稳出口就是稳就业,保订单就是保民生,继续完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纳入更多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复工方案,稳定市场预期,避免订单流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