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结束后许世友被错怪40年,东线战
说起年初春打响的中越战争,很多人都知道许世友所率领的广州军区从广西方向进入越南境内所打的几场战役。其实,当时中国军队是从东西两线同时展开进攻,许世友打的是东线战争,西线战争是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面临之敌是越军第二军区所属部队。
中越战争结束后,西线战场杨得志升了官,东线战场许世友却离开指挥位置,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西线战场比东线战场打得好,许世友指挥不行?
在战争初期阶段,为了迅速攻克越南北部防线,中国东线部队先后对越南境内的高平、同登、谅山地区首先进行快速穿插,然后在火炮和装甲部队的掩护下向越南守军发起猛烈进攻。
在西线战场,我军从云南境内向越南发起进攻。正当东线部队在高平和谅山地区因复杂地形的限制和越军层层阻击而陷入困难的时候,西线战况较为顺利。我军先后攻占老街、柑塘,然后沿沙巴、封土、辅楼等地,向越南境内突击数十公里,完成了预定作战任务。
西线战场,我军一共投入三个军又一个师,共十个师。相比之下我军在东线战场先后投入整整十九个师,几乎是西线战场的两倍,而伤亡人数也是西线战场的两倍。
从表面上看,我军在西线战场不仅投入的兵力比东线战场更少,战争的进程却比东线战场要顺利得多,而且伤亡人数也更少。如果仅从表面上看,西线战场的确是进展顺利,东线战场打得很艰难,但我们不能不考虑当时越南战场的实际情况。
东线战场的高平和谅山地区是越南北部两个军事重镇,是首都河内的重要保护屏障,在这里驻守的主要是越军第一战区,一线防区六个师另六个团,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旅团和大量民兵武装。
其中,驻守谅山的第三师是越军建立最早的部队之一,下辖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以能攻善守,能打近战、夜战诸称,实战经验丰富。越军第三师曾参加过抗法战争和越南战争,让法军和美军在丛林山地吃尽苦头。
在谅山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叫嚣打到友谊关吃早饭,打到南宁过春节的就是这支部队。驻守高平的越军是号称“百战劲旅”王牌部队师,也曾打过抗法战争和越南战争,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再加上其他一些地方部队,高平一带的越南守军总兵力在1.5万左右。
另一方面,驻守西线战场的越军主要是第二军区的两个步兵师,西线战场的越军兵力部署远少于东线战场,只有东线战场的三分之一。
中国方面派出到西线战场的也只有十个陆军师,差不多是东线战场的一半。相比之下很明显,东线战场的越军是西线战场的三倍有余。无论是从兵力部署还是从作战难度上来看,东线战场的压力明显高于西线战场,东线战场是主线战场,而西线战场是次要战场。
从作战地域上看,西线战场主要集中在当时的黄连山省北部,沿红河东西两岸并肩突击,占区面积约为平方公里,而广西方向光是战役第一阶段主战场高平战区的面积达平方公里,而且谅山和高平地区距离越南首都河内更近,一旦通过这两个地方便是一马平川,越军几乎无险可守,在西线战场越军尚有一些战略纵深可以缓冲。
我军原计划只想用三五天时间围歼高平守军,但在实际作战中,由于地形复杂,山路崎岖难行,越军利用有利地势层层阻击,以空间换时间与我军进行周旋,使我军穿插部队不但行动迟缓,而且伤亡人数较大,最终拖了19天才将驻守高平的越军第师全部歼灭。
即便如此,残存的越军士兵以及大量民兵化整为零躲进山洞,以游击战的方式持续不断对我军进行骚扰,清剿残敌的任务直到整个中越战争打完后都没有完成。
在谅山更是爆发了整个战争期间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双方不但爆发大规模炮战,把整个山头削平,而且越南守军第三师还依托修筑好的防御阵地对我军进行猛烈还击,直到全军覆没,整个谅山化为一片火海,如同人间炼狱。相比之下,我军西线战场部队只在柑塘一带受到越军顽强阻击。
柑塘当时对越南来说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它虽然不是省会,但这里曾是亚洲第一磷生产基地。当时的越南既没有重工业,也没有发达科技,只能依靠出售各种原始资源赠于处在蜜月期的苏联以换取物资援助,如果丢失柑塘将对越南经济带来不小的打击。
年2月22日,战役发起第四天,西线战场第十三军主力37、38师在强大炮兵支援下,对驻守柑塘地区的越军步兵第师主力展开围歼,同时还派出第十三军39师的两个连抢占十号公路要点代乃地区,然后转入防御,挡住越军A师增援,保障主力夺取柑塘。
越军A师也是越军的王牌部队之一,不但兵强马壮,而且全是清一色的苏联装备,还有苏联军事顾问坐镇。和其它几支王牌部队一样,这个师在战前也曾夸下海口,随时准备灭掉中国一个师。
这支部队在带乃地区和我军阻击部队遭遇,代乃阻击战打响。这是一场鲜为人知,却又十分激烈的厮杀战斗,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阵地前布满残肢断体和掉落的武器。越军A师团先后对我军防线组织三十多次冲击,虽然受到较大伤亡,但轮番冲击力度不减,并采取正面冲锋,加侧翼偷袭战术,还将重火器运到很近的距离,试图压制我军阵地。
在我军强大的炮火支援下,负责阻击的两个连虽然死伤惨重,但代乃无名高地如同磐石一样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越军增援柑塘、老街被打得头破血流。
从整体上看,整个东线战场的战斗比西线战场更为激烈,投入更多部队,伤亡更大也是情理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西线战场共消灭越军余人,其中击毙余人,俘虏多人,东线战场击毙余人,伤敌余人,俘虏多人,合计4万余人。
综合来看,虽然东线战场投入的兵力和自身伤亡都是西线战场的两倍左右,但双方参战兵力、战场面积、战役规模都远大于西线战场,作战任务更加艰巨,遭遇的越军抵抗也更为激烈,而且东线战场歼敌更多,敌我交换比也略高于西线战场,两线部队各自取得这样的战况再正常不过。
至于战后西线战场指挥官杨得志升了官,陆续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和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务,而东线战场指挥许世友退居二线属于正常调动。当时许世友可是顶着70多岁的高龄指挥作战。许世友在经历中越战争后已是75岁的高龄,身体和精神状况欠佳,已经不能胜任长期军内工作。
杨得志刚调到西线战场没几天,就因为身体原因入院治疗,之后由张铚秀代替指挥,直至战斗结束。战后中央觉得杨得志的身体状况恢复还不错,就给他身上加上总参谋长这副重担。
虽然东线部队在作战过程中犯下不少错误,比如团回撤失利,轻敌,准备不充分,作战计划严重脱离实际。如果硬要以部队伤亡说事,认定许世友指挥不行,东线战场打得比西线战场差远了,那就有些偏激,错怪许世友了。
20世纪70年代,越南在中国边境地区不断挑衅,自认为除美苏外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入侵柬埔寨、老挝等周边国家,妄图称霸中南半岛,并狂妄一个越南兵能对付30个中国兵。
在战斗经过28天后,中国军队歼灭越军三个师,重创一个师,部分歼灭越军四个师和多支省级地方部队,拔出边境沿线据点30多个,共歼敌多人,击毁、缴获越军大量武器装备,基本摧毁越军在北部边境地区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这个曾经自称“东方古巴”的国家自此消停了40年,许世友和杨得志两位将军都对中越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值得敬佩。
文章参考:《许世友传》《对越自卫反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