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走进市中心,一瞥芽庄天主教堂
我和太太离开婆那加占婆塔,然后沿着丐河上的另一条公路大桥直奔南部市中心方向。
告别了河岸边那些椰树掩映下的吊脚屋和一排排蓝色的渔船,我们渐渐走进城区不宽的街巷。马路两边的房子依然沿袭着越南式的瘦高,五颜六色的花哨,但似乎很适合这里的亚热带氛围。由于这里是成熟的老街区,自然街两边的门头屋都成了五花八门的店铺,免不了多了一些接地气的纷杂感。
或许因为正午骄阳当头,好多当地人都躲到树荫下或是屋子里,人手一杯沁爽的冰咖啡优哉地消磨时光。走得汗流浃背的我们忍不住也停下脚步,像当地人一样随意坐在小板凳上,等待着老板娘用熬制好的咖啡浆、炼乳和碎冰屑调制的冰咖啡。而这样清凉解渴的冰咖啡只要1万越南盾(相当于人民币3元)。
当我们喝完时,人家还不失时机送来了冰茶。我和太太都面面相觑,因为我们记得都没有点冰茶。沟通过后方知是免费送来的漱口水,当然完全可以喝的。看来受到法国殖民文化的影响,越南人的某些生活习俗还是蛮精致优雅。
芽庄这家店法棍料足分量大我们继续前行。穿过一片相对热闹的商业街,忽然发现路边一家面包店,名字挺凌乱的,叫什么“ABCBarkey”亚洲饼王,不过里面的面包花样和价格都很适宜。特别是这里的法棍个大料足,看起来就不同于会安的法棍。况且1.5万盾的价格也很实惠,只可惜午饭吃得太饱,此时连尝尝的勇气都没有了。不过我和太太约好,明天一定带阿淳他们到这里尝尝正宗的芽庄法棍。
我们继续前行。一眼看到前方的一座环岛。花丛边插满鲜红的越南国旗,似乎醒目而张扬。再一看,位于环岛西南一隅的小山岗上就是石头砌成的芽庄教堂。显然这是一座雄伟的哥特式建筑,回来后才知是建于-年的天主教堂。
远观芽庄天主教堂我们沿着鲜花簇拥的步道拾阶而上。眼前的芽庄教堂有着高耸的钟塔,那有着雕刻的石质外墙给人一种低调凝重的感觉。可一走进教堂内,即刻被这里的静谧平和所吸引,俨然来到另一个世界。那些色彩斑斓的的窗户上绘满了《圣经》故事,我喜欢静静地的仰看斜阳映照下彩色玻璃溢出的瑰丽,而那种柔柔软软的温暖则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
尽管知道这座教堂早晚时间都会有弥撒,但我们毕竟不是教徒。更不想把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到这里。于是自感涤荡了片刻心灵的我们匆匆离去。相对于教堂,或许芽庄的海岸更迷人更吸引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