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高峰期与病毒共舞,老年人咋办群体

春节高峰期即将到来,大家心理准备好了吗?药品备好了吗?是该解绑新冠病毒对我们三年的束缚了!这次放开后的过渡期,我们将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老人和小孩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保护好自己。

12月26日晚,国家卫健委公告:

一,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二,自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如果与病毒共存,群体免疫是不二的选择,那我们就要理解国家放开防控的这一战略决策。

除了正确认识变异后弱化的病毒,那么感染后出现明显的症状反应,又该如何及时得到药物和治疗方案,这成了老百姓更关心的问题。

几次变异后的病毒已经不可怕

从年新冠疫情开始,新冠病毒折腾了世界三年,从原始毒株到德尔塔病毒,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也伴随人类走过了三年的寒冬酷暑,但并没有像年的非典病毒一样,随着气温上升而自然消失。这说明新冠病毒会像生命繁衍一样不断变异,注定要与人类共存,所以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放开管控。

与我们同为亚洲体质的边陲小国越南,还在德尔塔病毒阶段,就于年10月1日解除封禁,适应病毒后,如今的越南已恢复正常,经济也得到了增长。

国内放开措施后于国外,是因为国家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直到12月初,在结合病毒越来越弱和国外死亡数据减少的基础上,以广州为先例,国家逐步全面放开,这已经是很谨慎负责任的决策。

国家不会将三年的抗疫成果付诸东流,这一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它国家已经开创了先河,为我们积累了经验。他们的人民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染之后,学会了与病毒共存,相对我们免疫力也增强了,但付出的代价就是死亡人数远远多于中国。

既然奥密克戎在地球上领了“身份证”不会消失,躲避它终究不是办法。学会适应病毒与它共存,我们才能恢复到正常生活,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国家为人民考虑周全,但这段时间出现的“药荒”现象,是这次放开后对药品管控的一次失误。而导致这一现象的是国内一些借着疫情发“国难财”的人,丧失道德底线囤药炒卖,造成医疗物资短缺,甚至一药难求。

很多人对病毒弱化有了共识,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药荒”。一旦感染上,还是需要退热消炎药来治疗,不是所有人都有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来自愈。

恐慌的人群中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年龄大了难免有一点基础疾病,担心感染后引起并发症。如今生活质量提高了,谁不想在世上多活几年,而这次药品管理失控是老年人抱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次出现的大范围感染和药荒乱象,使社会产生了三种对“防控放开”持不同立场的群体;(1)支持派(2)反对派(3)中肯派

一,支持派以体制外的中青年为主,他们抵抗力较好,青年人需要工作维持开支,有的还要打拼事业,都面临着房贷、车贷的压力。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虽然也担心感染后会传染家人,但他们同样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没到退休年龄,只有正常工作和经商,才能盘住一个家庭的开支。

二,反对派以老年人为主,虽然很多人的退休工资不高,但每月退休金会准时到账,没有生活的压力。工作几十年好不容易熬到退休,是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偏偏他们又是病毒面前最脆弱的群体。

三,中肯派没分年龄段,他们看问题会比较客观,在医药物资没有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认为这次放开有点操之过急。相关部门对已经出现的囤药炒卖现象,没有作出预判,打好预防针。

可以理解每一种立场的看法,但我们更要理解国家的决策,三年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在核酸检测,打疫苗,医疗救治方面实行全免费,财政上已经支出了巨额费用。

国民经济再不发展,国力就会削弱,一些西方国家散发谣言,说我国的疫情会以失败告终,美国借此机会搞政治炒作。我们应该知道,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都想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

现在每一个国人做到不恐慌,不自乱,就是最好的爱国行为。对那些被利益驱动贪婪的囤药炒卖行为,相关部门会出重拳打击的,后续药品物资的供应,国家应该很快能组织好提供需求保障。

卫健委把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冠感染,就可以看出国家对这次放开的过渡期是有一定信心的。暂时的现象不能代表以后,这期间可能会有感染上的痛苦和一点小的代价,但比起那些早就放开以大量死亡人数为代价的其它国家来说,我们是幸运的。国家用三年时间的守护把病毒一步步地弱化了,死亡风险也大大降低了很多。

三年疫情,全世界的顶级医学都没有能力消灭新冠病毒,那就注定了病毒会长期与人类共存。既然没有选择地要面对群体免疫,在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拿出勇气,学会与“病毒共舞”并适应它,尽管人类都很讨厌病毒。

相信年,一定会看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8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