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庄超来了北京足球之乡八

8月8日,朝阳区八里庄街道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就要开赛,这一赛事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庄超”。

八里庄是北京市“足球之乡”,已产生多名专业足球运动员。这里的居民爱踢球、会看球、懂足球,街道办也为大家“挤”出地方用于训练。别看辖区仅4平方公里,常年活跃的社区足球队就有8支,再加上写字楼和商圈的球队,数量就更多了。

理念

踢球就是图快乐健康

8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东三环外甘露园中里的足球场上,足球队训练正酣。

球队名为“同龄人”,这是因为第一批队员是发小儿,都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来球队壮大,50多名队员覆盖老中青,二三十岁的小年轻也有好几个。

他们每周要踢三场球。笼式足球场面积小,只有标准场的1/4,所以训练不拘形式,有时6打6,有时3打3。

球队还常去外地集训,跟当地的足球队打友谊赛。“上班的队员坐飞机去,我们退了休的人时间宽裕,就坐火车。”领队刘建民告诉记者,球队浩浩荡荡去过山东、河南、海南等地,甚至还去过越南、韩国。

八里庄街道社区足球队就有8支。北京足球队的前队员纪四喜、谷大泉,都是“阳光快乐队”的主力。

好几位队员对记者说,纪四喜今年77岁,头发花白,耳朵也有些背,听说记者要来采访八里庄的足球队,蹬上自行车就赶了过来。他一周能踢5场球,哪支球队有比赛,都要去过过瘾。

“阳光快乐队”有20多人,基本过了60岁。领队谷大泉是上世纪80年代的国安足球名宿,后任北京女足主教练。他当领队,头一件事就是立下规章,比如喝酒不踢球、自带急救药等。他说,老哥们儿之间踢球很有讲究,个人拿球多,冲撞少,更很少倒地铲球,“年纪大了,踢球就是图快乐健康,出出汗。”

每次相聚,“阳光快乐队”都要踢“两场球”。第一场是绿茵场上赛球技,接下来的第二场更重要——大家在附近找个馆子,边吃边聊,总结复盘,提高技战术。

过往

走出多名专业球员

八里庄为什么是北京的“足球之乡”?这要从上世纪50年代讲起。

当时,北京在东郊的八里庄一带筹建棉纺厂,从上海、青岛、天津等地抽调骨干支援。港口城市受舶来文化熏陶,足球兴起得早,这批职工将足球爱好带到了八里庄。

谷大泉的父母都在纺织系统,举家从青岛搬来了。在他少年时代,京棉一二三厂都有标准足球场,很多人会踢球。国足还曾专门与京棉联队举办表演赛,街坊们把球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踮着脚尖从头看到尾。

在八里庄中学就读时,谷大泉加入了校足球队。队服是统一买的老头衫,后来才换成红色鸡心领背心,短裤、球鞋都要自己配。那几年,八里庄校队年年能赢朝阳体校。

当时国企之间要打比赛,所以特别青睐转业下放的球员,要敲锣打鼓去先农坛的北京体工大队接人。在这当中,棉纺厂最受球员青睐,因为找媳妇儿容易些。

上世纪70年代,国足队长王陆和队员陈家亮、国家青年队的翟自丰、北京队的纪四喜和王伯富,就这样先后成了八里庄人。他们脱下足球战靴、穿上棉纺工服,对足球的热爱却从未熄灭,工余时间打球赛,满场飞的矫健身姿引得孩子们的欢呼,也赢得了不少女孩子的芳心。

八里庄人对足球的热爱绵延半个多世纪。不得不提的一位关键人物就是“同龄人”球队的高志平,20多年前,他在八里庄西里创办了国安三纺少儿俱乐部,一手培养出谭天澄、李提香、侯森等多名效力于中超球队的球员。

高志平的屋里摆满了奖杯、足球、锦旗,墙上挂了一溜儿几十件球衣,有天津泰达、武汉卓尔、大连阿尔滨等球队的。“现在踢中超、中甲的球员,有差不多40来个是我的学生,球衣都是他们送的。”据统计,八里庄曾走出多名专业足球运动员。

标准

要进队伍人品第一

“同龄人”足球队中,“八一哥”因操着一口东北话而显得与众不同,哪怕是寻常话儿,只要从他口中说出来总是自带喜感。“八一哥”真名叫张成元,27年前从沈阳来到北京雅宝路做生意。偶然的一次机会,他跟八里庄社区足球队踢了一场球,当时穿了双解放鞋,于是得了这个有趣的外号。

打那以后,张成元就像是找到了“组织”,每周跟着“同龄人”足球队训练,一踢就是20多年,还考下了足球教练资格证。如今,他不但把家搬到了八里庄,还成了球队的后勤和财务。

队里流传着“八一哥”的一件趣事。前些年他回沈阳老家,酒桌上聊到自己爱踢球,人家问他平时跟谁踢,他借着酒劲儿说:“我们球队里有刘利福。”

这绝不是谎话。刘利福是八里庄街道走出的国足名宿,上世纪80年代国足冲击世界杯时,他作为主力球员闻名全国,退役后也经常跟八里庄社区足球队一块儿踢球。

老乡不信,说张成元吹牛不上税。他辩解了几句,对方一下子急眼了:“你是啥水平?人家刘利福凭什么跟你踢球?”

“八一哥”没接话。回到北京后,队里几位老大哥帮他张罗,又跟刘利福踢了一场,合了影。这回,他可在老乡那儿赚足了面子!

想加入社区足球队的人不少,可场地太小,容不下这么多人训练,所以各球队的准入都卡得挺严。“要进队伍,人品第一,球技反而不那么重要。”刘建民说。

愿望

把更多人拉回球场上

去越南集训时,队员们很受触动:当地足球场免费向学生开放。孩子们放了学,喝口水,立马冲到球场上。

“我们虽然是人口大国,但足球人口的比例却不多。”“阳光快乐队”的黄明杰说,从前家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是同事、孩子是发小儿,喊一声就能呼啦啦出来组队踢一场。“现在呢,楼上楼下住着,谁也不认识。孩子们的工作也忙,一有空儿就躺沙发上玩手机。”

场地少、租金贵,是影响足球运动普及的另一重要原因。一块标准足球场,两个小时的租金不下千元,偶尔踢比赛没问题,但一周好几次的训练量,这笔支出实在有些高了。

近几年,八里庄街道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居民踢球。年,甘露园中里的一处垃圾场清退后,改建成了笼式足球场,配了照明设备,免费给社区足球队使用。体育部门的支持力度也挺大,年,朝阳足协在八里庄成立分会,次年,市足协在八里庄开教练员培训班,36人拿了资格证。

去年的北京市运动会前夕,阳光快乐足球队去陪朝阳女足训练。女足队员都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赢了比赛,双方都特高兴,谷指导还给她们每人准备了一小块巧克力。

后来,姑娘们拿了市运会冠军,双方又比了一次。这回,老爷子们使出全力,赢了女足。“我对她们说,赛前那场是希望鼓励你们,赛后这场是要打打你们的傲气。路还长呢,可不能骄傲!”谷大泉说。

社区足球队里也有一批年轻人。40岁的张硕曾是高志平的学生,初中时进入国安三纺少儿俱乐部。现在他早就不住在八里庄了,但每周还是会回来,跟球队的叔叔大爷们踢一场,也是繁忙生活中最痛快的事儿。

(原标题:北京“足球之乡”八里庄又要忙起来,8月8日“庄超”来了)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朱松梅实习生陈蓓蓓

流程编辑:U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