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考官赶考记用科技为装备在役考核赋
原标题:装备“考官”赶考记初春的苏北某训练场,银翼飞旋,狂飙乍起,沙尘扑面。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副教授涂建刚轻推手柄,翼展数米的无人机疾速掠地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学员使用无人等效侦察系统检测伪装效果。徐雅摄移动、悬停、再移动、再悬停……涂建刚一边操控无人机,一边向终端接收器输入指令和参数。很快,训练场区域的等效卫星侦察图生成。这是他和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等效侦察系统,对某新型伪装网进行在役考核。“在役考核就是运用科学方法,系统化考核检验我军现役装备的各种实际性能,为装备改型和研发提供依据。”涂建刚介绍,近几年他所在团队数十次奔赴山岳、丛林、海岛、高原,对处于部队战备演训活动中的10余型伪装、扫雷、舟桥装备进行考核,他们也因此被部队官兵称作装备“考官”。一个雨后清晨,火箭扫雷车油门轰响、泥浪翻滚着驶向发射阵地,伴着一阵刺耳的呼啸声后,爆破带在雷场翻滚爆炸。这是数年前涂建刚第一次参加在役考核的情景,他至今记忆犹新:爆炸的硝烟还未散尽,他就冲上去测量各种数据,用来评估该型装备作战效能。“装备是‘无言的战友’,要把它们各种状态下的实际性能考准,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涂建刚的感叹,道出了团队成员共同的心声。一次,教员汪辉等人在昆仑山脉驱车颠簸数天,嘴唇颜色由红到紫再到黑,终于完成了某型装备在役考核。然而,在数据分析阶段,由于采集手段不够先进,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转换、校准让他们筋疲力尽,汪辉禁不住自嘲道:“这哪是考装备,分明是在考我们。”回到招待所,他们抱着氧气袋开始反思:“要把装备性能考准,既要把考核实施方案设计得精准科学,还要有科学高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手段。”几年来,团队成员不停“赶考”,为装备在役考核加装“科技芯”、连通“智能脑”。对某型舟桥进行考核时,团队一开始是由数名采集员用手持式终端分点位采集数据。一天,团队成员陈俞龙看着桥车排烟口喷出的白烟,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数月后,经过团队共同努力,研发了嵌入装备电控接口的采集设备,使数据采集精度和效率实现了“双跃升”。“我们从无到有、从吸收运用到自主创新,用科技为装备在役考核赋能加力。”该基地在役考核中心主任鞠进军介绍,他们成功研发的6套装备在役考核系统、12型数据采集设备、17种在役考核模型、5版无人等效侦察AI算法,均在装备在役考核中发挥了“金刚钻”作用,得到了相关部队指战员的集体“点赞”。(徐雅、李晓峰)编辑:张瑞杰
上一篇文章: XBB变异株会流行吗球蛋白要囤吗疫情最新 下一篇文章: 狗狗坐飞机晕机,主人拿来氧气袋,狗狗的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