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448团回撤失利,谁是主要的
“一胜一负,兵家常势。”这句话出自《旧唐书》,而它能流传至今肯定有着它自己的道理。在复杂变化的战场上,胜与败确实难以预料,即使是兵力悬殊的对决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发生战局的逆转。
所有人都渴望胜利,但有时失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失败后不思进取,不反省,不总结,这样的失败是没有意义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国人民解军一路势如破竹,将想要侵犯我国主权的越军一路击溃,但我们也要知道,在这次战争中,我们也有要吸取的惨痛教训。
那是在战争的收尾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了团在撤回国内时出现了意外,队伍死伤严重,大批将士被俘,那这样的后果又是怎样造成的呢?我们又该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第三阶段
在年的2月17日到3月16日之间,在中越边境地区爆发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的目的主要是保护我国的领土主权与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这场战争虽然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在它结束后,两国仍在边境附近有着十年的交锋。而我们所说的最后阶段的失利,是发生在3月6日至3月16日之间的事情。
这场战争的第一个阶段里,我军因为装备与兵力的原因,一直处于上风,一路进军至越南境内,攻克了高平、同登、老街、柑塘等越南城市,一路上大败越军。那时的军队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边是东线,一边是西线。
在第二阶段里,我军指挥一直认为,保家卫国的目的已经达到,开始准备撤回军队。这时的东线军队已经攻占了谅山地区,并且围绕一个个据点开始战斗,西线也渡过红河,开始时进行作战,越南国内见形势不好,急忙召回在柬埔寨作战的人员,并在国内发布全国动员令。
第三阶段来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边撤边打,并将沿途中方给予越方的援建设施摧毁,同时清剿沿途敌人。这第三阶段本应该是这场持续了一个月的战斗中较为轻松的一个阶段,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整场对越自卫反击战里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却在这一阶段发生了。
在第三阶段的战役里,东线广西方向的50军师团遭遇了越军的袭击。那是在于扣屯以西的地区,团由于没有防备,被突然出现的越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其中团的二营、一连、八连伤亡最惨,有多人一下子没了音信,而这其中有一个营,将近人选择了集体投降,成了战俘。
要知道在这之前的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里,我军一共才有几十人被俘。除了人员的损失之外,我军还丢失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重型武器及物资。在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里,这次失利都堪称是最严重的一次,哪怕在这之后的边境十年轮战里,都没有如此“屈辱”的战斗。
其实在当时的原本作战计划里,团并没有到越南境内作战的安排,而是在我国的边境附近镇守,但随着战争一点点落幕,团所在的师也想要到越南境内作战,为祖国立下赫赫战功,于是在上级的批准下,这支队伍进入了越南境内作战,可没想到迎接他们的不是立下战功的机会,而是精锐的越南军队,这才有了这次战斗失利。
在战后,各级领导都研讨了团失利的原因及教训。最后得出的结果是,这次失利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其中包括主要原因、次要原因。而在主要原因里,指挥官的错误指挥是最致命的一条。
团
团失利的原因
团失利的主要原因被归结到了指挥问题上,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团的指挥官是谁,他又有哪些指挥错误的地方。团隶属于50军师,在战斗计划中,师于3月6日开始进入越南作战,主要作战目标为“清剿残敌、搜缴物资、对烈士遗体的妥善处理”。
在50军中,共派有三位领导参与指挥,分别是副军长关豁明、副军长刘忠和、副政委侯培聚。而在他们之中,关豁明在指挥上的错误最为明显。
首先,他们给队伍选择了错误的回撤路线。在完成作战任务后,师的指挥组内部出现了分歧,师长刘同声认为,部队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战任务,不应该节外生枝,应该按照计划从安全的公路撤军回国,但关豁明却认为队伍的任务完成得不够出色,应该将任务进行下去,边撤边打,于是让团沿着那嘎、春惆一线撤退。
对越反击战
然而,也正是这一决定让团陷入了困境。这条路线层岩叠嶂、地形复杂,极容易让不熟悉地形的部队吃亏,可团仍旧沿着这条路前进,最后遭遇了熟悉地形的越军攻击。
其次,在双方交战后,指挥者们的指挥过于自负。在这条路上遭遇越军阻拦后,团及时向师部报告战况并提出过要更换路线撤退的要求。这时的战况已经十分激烈,敌人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对我军进行火力压制,导致我方一步步变得被动。
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关豁明等人仍旧认为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所以并未批准更换路线。这就使得团彻底丧失了撤退的机会,只能苦战。
战士
最后,就是指挥者没有及时地向上级汇报情况,让上级领导与战场出现了信息不对称,进而延误了最佳的决策时间。在团遭遇越军进攻时,关豁明不允许部队向上级如实的汇报战况,而且这样的行为还发生了两次。
直说要晚些时候到达预定地点汇合,随后上级开始追问为何会延误,但关豁明这才让部队起草了一份并不十分真实的电报,但这其中只字未提遇到越军拦截,只给出确切答复,正是这一次次的延误,使得部队丧失了最好的接应时间。
这些就是关豁明等三人在指挥中所犯下的错误。在50军返回了成都军区后,经成都军区批准,撤销关豁明副军长职务,其他人也予以了不同程度的警告和工作调离。那除了指挥上的失误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了团几百人失踪、被俘的惨烈结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指挥作战
第一,团内没打过仗的新兵居多。在最开始的部署中未将团放到越南的战场上去的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这支队伍内部很多都是新兵,有的军龄只有几个月,甚至更短,他们不像前方的老兵一样有着丰厚的实战经验,甚至缺乏基本的军事素养,这就使得他们在战斗里完全是弱势的一方。
第二,这支部队所遇到的越南军队是一支精锐部队。在年3月11日这一天,团遇到了越南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从河内赶来,有着多年的作战经验,而且正是状态最好的时候,加上他们对地形的熟悉和有效利用,很快就压制了团的官兵们。
正是这些原因共同造就了团几百人失踪、被俘这一事件,即使在今天,这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块伤疤。在找到了原因与指挥中的失误之后,再多的责备都没有意义,我们要做到能够从失败里吸取教训,这才是对这次战斗中失去生命的战士们最好的抚慰。
战士
以史为鉴
在这场多人消失,多人被俘的战役里,我们能学到的东西确实很多,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看到,在战争里独断专行是不行的。关豁明对这次战役的失败结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先是错误地估计了战场形势,盲目地以为事情并不严重,自大且自负地觉得经验与意志可以帮助部队渡过难关。
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信息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而关豁明错误的传递信息更是一场战争中致命的选择,假如为了所谓的“一点小事不用汇报”而延误信息传递,从而导致了战争失败,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再有一点就是要时刻记得“骄兵必败”四个字。关豁明并不是不会打仗的人,在“七七事变”时,他就已经开始参加对日作战,在之后的抗日战争里也有着自己的一番光辉战绩。在抗美援朝战争里,还曾先后参加过五次战役。
七七事变
这一件件都如同一把双刃剑,让他有了自己的成就的同时,却也使得他有了一颗骄傲之心,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时大意轻敌,酿成惨剧。当然,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也不能只盯着反面,还要肯定豁明一生戎马,为国家、人民立下赫赫战功的事实。
如今,国家每天都在走向更加伟大的富强与繁荣,再也不会有人想用武力侵占我们的国土,伤害我们的人民。战争看似正在一天天远离我们的生活,平静与安逸逐渐成为生活的基调,但我们仍旧要铭记一段段历史。
那些辉煌的,是我们感叹祖国强大的最好证据,而一些被看做“耻辱”的,也值得我们认真回忆,从中学习过去的经验与教训,这样会让我们的国家如同所有华夏儿女期望的那样一直繁荣昌盛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