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越南的中国人总喜欢内卷

为什么在越南的中国人总喜欢内斗?

这句话说得好像有点不够妥当,

在越南团结的、互相帮助的中国人多了去,

但不可否认的是,内卷的情况也是有的,

而且有时候也显得比较严重。

今天要讲的故事就是两个中国人内斗的故事。

也许算不上是内斗,说是内卷更合适一些,

具体如何,大家不妨看完故事后再自己自行判断。

网络图片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好几年了,

我完全是几年前听朋友说的,

故事里的两个主要人物我都不认识,

我们姑且叫他们张三和李四吧。

张三是中国人,娶了越南老婆,在还剑湖开了个店铺。

(是在还剑湖那里,还是在还剑湖附近,我忘记了,但这个不影响剧情)

还剑湖步行街俯瞰图

李四是张三的中国老乡,好像是刚过来越南不到一年的新手。

在越南创过业的朋友都知道,

在一个陌生的异国他乡要站稳脚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当然,如果让你抓住了机会,那也是一件并不难的事情,

特殊的例子,大家可以参考我前几天写的那个《如何在越南赚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李四不是被上天眷顾的那一个,他没能入选特殊例子,

过来越南折腾了大半年,项目没有选到,

也许是进行过一些项目的尝试了,

但终归是赚不到什么钱,

反而七弄八弄的,搞到口袋里钱慢慢见底了,

甚至连交房租都有点困难了。

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

李四没有办法了,只能向张三求助。

可能张三也没有什么好的项目,

或者根本没有增加新项目的想法,

但中国老乡求助了,

自己怎么样总得帮帮忙。

(其实在国外认真做生意的人,

都会比较注重人际关系,

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

人在异国他乡的,

说不定自己哪天遇到困难了,

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呢)

可能就在这样的心理下,

张三让李四搬到自己那里去住,以减轻李四的经济负担。

(这里提醒一下,无论外国人在越南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签证,住民房还是小区都是需要申报的,这个大家过来越南的时候要注意这个事情,现在查这些查得比较严)

李四在张三那里住的时候,

因为没有找到好的项目,

整天只能四处逛逛,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项目那些。

闲的时间多了,

有时候也去张三的店铺帮忙打打下手,做点零活什么的。

具体张三经营的是什么行业我不是很清楚,

有可能别人跟我说这个事的时候有说过,而我忘记了,

反正在还剑湖那些地方开店铺的,

除了饮食就是卖纪念品、当地土特产那些吧。

还剑湖的特产店

啊,我想起来了,

应该就是卖一些特色土特产那些的,

因为后面会提到李四把张三的进货渠道弄到手的事情。

李四在张三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应该那段时间都跟着张三到处跑吧,

反正慢慢的把张三的店铺情况都弄清楚了,

甚至连大概的每天销售量、盈利情况这些都算得差不多了,

那些具体的经营手法、技巧什么的也都了解清楚了。

然后李四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在张三店铺的旁边开了一家一模一样的店铺。

按理说,还剑湖那里的店铺是不容易找得到的,

毕竟没有疫情之前,

还剑湖属于河内著名的旅游景点,

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很多时候就算是河内的本地人都会时不时去那边逛一逛的。

李四是怎么搞到那个店铺的,

具体店铺是在张三的旁边还是对面什么的,

这些我不是很清楚,

但李四也在还剑湖开了一家跟张三经营内容一样的店铺这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

好像李四当时是偷偷的把店铺开了,

瞒着所有的人,包括张三。

店铺的产品几乎一模一样,

经营技巧手法那些也几乎一模一样,

整个事情全程没跟张三提起过。

直到店铺开起来了,

李四才跟张三提了一嘴:我也搞了个店铺,感谢你这段时间的照顾了。

大概如此吧,

当时张三都还不知道李四是在自己店铺旁边开了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店铺,

还很真诚的祝福李四,

还问李四做的是什么项目,

想根据自己在越南多年的经验提醒一二。

李四支支吾吾的不说,

张三见此只能作罢。

但纸始终包不在火,

没多久张三知道李四是在自己店铺旁边开了个一模一样的店铺跟自己竞争,

气不过去找张三理论了。

还剑湖中心俯览图

这个事情是前几年在和朋友喝茶闲聊的时候,朋友跟我说起的,

时间有点久了,记得有点模糊,

而且当时纯属是闲聊的状态,

没有太在意故事中的各种细节,

只是记住了这个故事的大概轮毂,

上面写的内容有一部份是我为了增添故事的趣味性和完整性,

根据故事的总体轮毂和中心提要增加上去的,

但可以保证的是,

那些增添的内容没有扭曲整个故事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我记得当时我还问了说故事的朋友:那后来张三和李四怎么样了?

那个朋友回答说:谁知道他们,可能李四死了吧。

这里的“死了吧”肯定是调笑的说话,

表达我们对李四那种做法的不屑和鄙视而已。

记得有个讲犹太人做生意的故事,

大概是一个犹太人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开了个加油站,

因为过往的车辆很多,所以生意很好。

其他的犹太人知道了,

一个在加油站旁边开了个洗车店,

另一个开了个便利店,

再一个开了个餐馆……

慢慢的那个偏僻的地方就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中心。

而这个故事要是放到了中国,

也许就变成了:

甲在个偏僻的地方开了个加油站,生意很好。

乙看到了就在张三的旁边也开了个加油站,

丙知道之后,也在张三的另一旁边开一个加油站,

丁听说了之后,又在旁边的旁边开一个加油站……

这个过程中,甚至不会有人想到要在马路的对面开个加油站,

都是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了就一窝蜂的跑去干,

期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网络图片

明明可以做成蓝海市场的偏偏就弄成红海来拼刺刀,

供过于求的时候就开始拼命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以求抢夺客源,增加收入。

这个还算是好的,

更多的时候是各种降价、各种优惠,

简单粗暴、直截了当的内卷。

等卷到几乎没有利润那一天,

各种假冒伪劣、不合格的产品就开始登场了,

然后等到“上当受骗”的顾客越来越少的时候,

就开启了重新“找工作”的历程。

这个可能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中国的百年老店总不多的原因。

扯远了,说回张三李四那个故事,

也许李四那么做有他走投无路、慌不择路的各种原因,

使得他做了一件在我们这些外人眼中很不厚道的事情。

当然,有人非要抬杠说:难道别人做了这个生意,我就不能做这个生意了吗?我在旁边开个一模一样的店铺不行吗?我犯法了吗?

对于这些质问,我是不懂得怎么去反驳的,

希望有思路条理清晰的朋友能够指点一下,

那些抬杠的质问到底怎么反驳才好。

但是,相信我,

一个在越南站稳了脚跟的、能够跟你交心的朋友,

他能够给到你的帮助,

绝不是小小的一点钱财可以相提并论的。

那些帮助不单单指钱财方面的,

更包括了他跟你讲的一些经历、经验,

那些可以让你少走很多弯路、少趟很多坑的东西,

才是真正用钱都买不来的。

说个夸张一点的比喻:

一个在越南经验丰富、爬摸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作为你的朋友站在你身边的时候,

就是他不开口说话,

那些想着要坑你的、忽悠你的越南妖魔鬼怪都会避退三舍。

所以,如果你拥有这样的朋友的话,

请你一定要好好珍惜,

那是你用钱也买不到友谊。

如果你还没有拥有这样的朋友,

却又对越南很感兴趣的话,

你不妨帮我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11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