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引发万人讨论的从法棍到米粉的越南行
-----精选段落-----
PART10重返河内
我们曾在三十六行街上看到卖棉袄之类的衣服,当时看了直乐,心想他们大概是望梅止渴吧,哪有那个机会。可那天上午,还真有不少人迫不及待地套上棉袄了,看起来颇有点喜感。
春节愈加临近了,这是我们在越南的最后一天了,第二日便是大年三十了。
三十六行街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卖花的小摊多了好多,不像芽庄街头所见,到处是黄澄澄的一片,不是菊花就是蝴蝶兰、银柳之类,很是单调乏味。
河内明显要有品位多了,虽然也有菊花,却是一束束的卖,看起来不像盆栽那么的艳俗,各色的玫瑰也很多,大捧大捧地摊在地上,满地春色。可惜天色有些阴暗,不大敞亮,配上不时呼啸而过的大风,稍许萧瑟了点。
喜气洋洋的金橘树也是春节热门的装饰之一。这家金店的金橘树实在是巨大啊,宛如大型的圣诞树,衬托得店都变小了。
胡志明博物馆
最后一天了,我们真心实意地准备把最后的宝贵时光用于参拜胡志明博物馆。
巴亭广场那一带可以逛的景区有胡志明博物馆、胡志明陵墓、胡志明高脚屋、主席府等等。我们特为留出这最后一天,哪知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
从三十六行街打的到胡志明博物馆,我们上车后不久就知遇上黑车了。这车的计价器绝对有问题,好像隔百米就跳一下,跳得我们心惊肉跳,那个数字一路狂飙,最后居然打出了7.8万盾的天文数字,恐怖啊,折人民币有28元钱了!前一晚我们从三十六行街打到使馆区才2万盾,后来被绕路了也才3万盾,使馆区离博物馆也不是太远。
实在没经验,而且一直也没碰到打的宰人,没想在河内的最后一天,被狠狠地算计了。和司机语言不通,和他争辩了一会儿也于事无补,根本说不清楚,自认倒霉算了。
胡志明博物馆是为了纪念年5月19日胡志明主席周年诞辰而建造的,总体造型就像一朵洁白的荷花。因为胡志明的故乡叫金莲村,因此,荷花仿佛就是胡志明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一路上看到胡志明的宣传画上都有荷花出现。
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展示是在三楼,分三部分。里面除了展示了胡志明的生平和革命活动的资料,日常用品和书信笔记外,还有很多艺术作品,体现了各种主题,生动丰富而又形象地展现胡志明领导下的越南革命的斗争史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
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二到周五上午,周一和周五下午闭馆休息。门票为1.5万盾。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周五上午,很幸运。
物馆楼下可以拿到中文的介绍手册,参观起来较为方便。
几个小展厅非常的普通和朴实,那些资料照片展示了胡志明的生平和革命生涯。
然后来到了中央大厅,这个地方实在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居然充满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抽象、魔幻、黑色、现代派,印象派各种我可以想得到或想不到的元素一一呈现出来,匠心独运,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也有很多作品让缺乏艺术眼光和修为的我们看得困惑不解,难以体会那些先锋派的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展品后面的深意和内涵。何况,博物馆11点要闭馆,我们时间不多,只得草草扫视一遍,无法细细品味。
不过,这个博物馆着实颠覆了我以前对伟人纪念馆革命博物馆的老套刻板印象,居然能以艺术的手法体现革命的主题,真的很牛。
这个博物馆据说是由前苏联列宁博物馆的建筑专家担当设计和装修的,难怪艺术感如此强烈了。
这是俄语吧,想象不出这样的画会出现在胡志明博物馆里。
莲花形状的展示台,很独特。
这个印象中身材瘦削,一直留着山羊胡子,衣着朴素的老人为越南革命付出了一生的精力和全部的身心。
他是一位值得让人永远敬佩的领袖。
N次的闭门羹
胡志明陵位于巴亭广场的西侧,年落成,建筑气势雄壮,非常庄严肃穆,由前苏联专家设计,其建筑风格是列宁陵和越南民族风格的糅合,外墙装饰使用了越南名贵花岗岩和大理石,内部结构使用越南多种最名贵的木材。胡志明的遗体躺在水晶棺里,永久地保存在陵墓里面。
巴亭广场非常空旷宽广,不是周末,游人也不多。降温了,阵阵凉风吹过,本是瞻仰胡爷爷的好日子,可惜我们居然来错了日子,极其杯具(悲剧)地被这两个警卫兵拒之门外。
原来胡志明陵的开放时间是周二—周四,周六、周日的上午8:00-11:30。而每年的10月和11月是闭馆期,因为遗体要送往俄罗斯进行保养。
晕死,那天刚好是周五。我们只知寻常的闭馆日是周一,没想在越南周五也是关闭的。又吃了闭门羹,瞻仰伟人的热情又被扑灭。
打击接二连三,胡志明高脚屋和主席府也相继拒绝了我们。真是郁闷啊!
气势恢宏的主席府,可惜进不去。
独柱寺倒是看到了,离胡志明博物馆很近,我们去寻了半天,绕了好大一个圈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