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肯尼迪前7分10秒的完美镜头

白癫风多少钱可治好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121/7628437.html

这是一部三小时二十五分钟的电影,由《午夜快车》的编剧奥利佛·斯通自编自导。曾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该片讲述了肯尼迪在年遇刺后,凶手被认定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结果此人在押送途中却被枪杀,犯人不肯招供。三年后,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发现肯尼迪所中的子弹不可能来自同一方向,并且犯人的身份也不合理。调查途中,许多涉及人员都表示不愿说出真相,不敢说出真相。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肯尼迪是被是被美国政府的高层人士联合了商人、黑社会分子、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司法局和执法单位等有计划地谋杀而死的。

取证的艰难,家人们的不理解,让他陷入困境。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开始被人注意到,他的人身安全甚至也遭受威胁。但最后在法庭上他依旧坚毅地选择做出长达半小时的演讲,结局中嫌疑人肖却还是被宣判无罪。

这部电影为人称道之处不仅在于对这段历史的追溯,更多的是导演拍摄过程中的用心所在。虽然政治阴谋论总是一个让人竖起耳朵的话题,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一个历史追溯过程还是让人对影片的剧情捏了一把汗。大部分时间主角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的信息。但作者通过对观众所能获取信息的把控,对影片节奏的精心构造,让这三个多小时层层递进,密切交织。

我想分析的是影片开头的7分10秒。在这段至关重要的开头中,导演的处理堪称完美。首先肯尼迪遇刺的事实是无论什么人都已经知晓的信息,那么导演就不应该将这一镜头的出现拖得太久。但肯尼迪遇刺又是本片最为关键的一幕,所以导演选择在交代完基本信息后在影片五分钟时,让肯尼迪坐上人生中最后一辆车,在七分钟时扣动扳机。

在剧情处理恰当的基础上,这七分十秒之所以被我拿出来说,更多的是剪辑,摄影和音乐搭配的功劳。

首先影片的开头,是几句简练的历史背景介绍。通过旁白以及美国前任总统的演讲我们得知美国的军费开支越来越多,军事与工业的联合趋势明显。肯尼迪在这段时期以历史上差距最小的投票数当选美国总统。世界局势动荡,猪湾事件,苏联的核威胁,越南战争的步步紧逼让美国面临选择。而肯尼迪开始重新审视和苏联的关系,提出和平的观念。画面是肯尼迪的身影不停地出现在各种演讲场所。并随着解说不停地切换场景。

而四分二十八秒,惊悚的音乐突然响起,一个女人躺在地上哀嚎。紧接着是两个场景之间的交替剪辑,一边是女人躺在病床上说,“他们要杀肯尼迪。”另一边是肯尼迪的笑容出现在各种场合。旁白说她因为药物神志不清。

五分二十六秒下一个镜头时间来到机场,肯尼迪和妻子搭上了那辆敞篷车。此时的背景音乐是整齐却又冷冽的鼓点。肯尼迪在敞篷车上亲切地和两旁的人挥手。画面变得模糊而又狭窄。

五分四十八秒,镜头突然变成黑白,画面切换到一个楼顶的电子时钟上,仿佛在预告着什么。一个男人突然癫痫发作倒在地上。背景音乐越快来越急促,使观众的心提到嗓子眼一般。

五分五十四秒,画面再度回到彩色却又模糊的回忆式滤镜中。警察都去帮助癫痫的男子。镜头再次给到那个电子钟,时间过去三分钟。

六分零三秒,画面再度回到黑白,给了欢呼的群众一秒钟的镜头。紧接着,是彩色镜头下的高楼,接下来的画面在黑白与彩色之间飞速切换,画面给到肯尼迪的车,草坪,电子钟。还有一张显示肯尼迪叛国的地下传单。孩子们在奔跑,围观的群众在四面八方高呼,警笛鸣叫。数不清的镜头和滤镜的切换使人眼花缭乱。背景音乐的急促又使人愈发不安,只等待一个宣泄的爆发点。

六分四十二秒,车子开始转弯,画面给到电子钟显示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四分钟。诡异的呼啸声响起,镜头不规律的摇晃,镜头依旧在疯狂切换。孩童在欢呼,记者在拍照,射击发生地点之一的窗户也给到了一个镜头。还有美国国旗飘过。可以说在这短短的一分钟内,暗示了许多信息。

背景音乐越来越而诡异,最终在音量逐渐变强之中,伴随着肯尼迪逐渐抬手微笑的画面,在7分零三秒,画面突然变成黑白,一声步枪上子弹的机械声响起,紧接着,使开枪声,砰!砰!砰!

数不清是三枪还是四枪,伴随着鸟群从大楼惊慌飞散,CBSNEWS的字样出现在屏幕,这一段就结束了。

可以说导演从音乐响起的四分二十三秒,就一直在积攒的情绪在这一刻爆发出来。我在这时候的情绪仿佛亲临肯尼迪遇刺现场,导演用镜头的视听语言完全将我们带回了五十七年前。

这段可以说在交代了大量信息的同时完成了气愤地渲染,情绪的传递,将观众完全带入戏中。其中穿插着大量的信息不仅让观众明白了时代背景,不少伏笔在后续也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说没有这七分中影片的后三个多小时就成了无意义的政治纪录片。尽管信息极为密集,导演却依旧采用层层递进的手法。我们可以看到前面四分钟交代背景时的缓慢节奏,到音乐响起的四分二十三秒节奏突然转变。

接下来的两分多钟镜头一直在切换,并且切换的速度随着背景鼓点的加快也在加快。这种递进的情绪传递让每个人都无法呼吸,我们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却又对那一刻的到来紧张到极点。我们本完全没有理由紧张,但导演却将这种奇妙的感觉带给了我们。其中滤镜的使用,黑白的交替也让人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这段开头太过精彩,以至于我看完全片后有一种影片头重脚轻的感觉。它给人的冲击太过强烈,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后续精彩的发挥,这也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534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