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放缓冲击波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承压

怎样判断得白癫疯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908/4467176.html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海平南京报道

  4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保持了繁忙景象。

  从当地海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航拍视频看,大量集装箱正被转来转去的叉车、大型吊车往火车上装载,即将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连云港海关监管中欧班列突破列、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0.3%和47.7%,其中3月份发运量创近5年来新高。货主以长三角地区的企业为多,主要装载机械设备、汽车零配件、生活用品和化工产品。1-3月,江苏省出口机电产品.3亿元,增长13.8%,占江苏省外贸出口总值的67.1%。

  “1-3月的外贸订单同比年没有什么变化,总量总价保持了平稳。”4月19日,环格国际贸易公司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接近4月底,相当于春夏出货基本结束,也基本进入了夏扫尾、秋冬多接单的投产状态。

  环格国际是纺织之乡南通的一家典型的“传统外贸+实体”的企业,既在当地有生产基地并承接外贸订单,也在海外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资了小型工厂,规模和实力在当地属于中等偏上。自疫情以来,销售总额如何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了企业投资人事业进展的“天花板。”

  江苏精缦毛毯负责人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年第一季度,美俄的客户订单下降幅度较大,但欧洲的需求保持了一定的增幅,算下来同比相差不多。

  整体上,疫情对外贸大省有所冲击,但一季度的进出口和外资利用仍保持了相当旺盛的成长。据南京海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资料,年第一季度,江苏省实现外贸进出口值1.29万亿元,同增14%,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7%。其中,出口.2亿元,增长15%;进口.1亿元,增长12.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由于近段时间疫情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物流,诸多企业改变了传统的出口渠道,或改空运,或从其他港口进出等。由于海关在通关效率上的不断提升,进出口物流虽缓不乱。

  疫情冲击样本:中小企业的天花板

  “以往,我们做年度规划,有清晰的目标和实施方法,可以较好实现成长目标,但疫情以来的变数太多,对很多政策无法按过去的逻辑研判。”环格国际公司负责人对记者称,“这种一段时间饿肚子叠加暴饮暴食的方式对中小企业的伤害最大,最担心白忙一场。”

  年底,环格国际在企业经营运转的大方向上既定了10条措施,其中海外市场和海外新客户的开发,依然是主攻方向,但外贸增幅与预期有所差距。

  一方面,年计划与面料上保持深度合作开发性价比更高的新面料;适当储备原料,备现坯(纱,坯布)以低价获得淡季闲置产能的两大目标已经实现;另一方面,与老客户提前协调产能以“早计划早下单”以及积极参加各种线上展会也进展顺利。

  当前,有几大计划无法取得本质上的进展。

  第一,原本主动去产能不受限的省市去投资、开发合作伙伴的计划被迫延迟;第二,基本判断在年9月份杭州亚运会期间会暂时全面停产,如何避开此类“区域性”重大事件以增加扩大生产地域的计划,难以执行。第三,在“缩短染色流程、加快出货速度”的技术改造上暂缓,因为资金流出现了一定的滑坡。

  “初步研判,为确保杭州亚运会,7—10月很多企业会停工,这会影响到长三角地区约50%的纺织面料产能,如果当前不给企业放宽尺度多生产,则会严重影响到今年秋冬的纺织品销售出口,甚至内销都难以保证。”环格国际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市场需求一直在增长,但如果政策不明晰,会导致企业生产集中加班,这种扎堆赶货更会对区域的安全生产形成压力。

  另一个压力在于,如果因实际情况导致的在手执行订单交货延期,国内企业可能会面临海外客户合同约定的高额延迟交货罚款,甚至撤单等。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当前全球防疫政策调整促进国外产能加速恢复,将挤压中国外贸订单份额;原材料、国际物流价格持续高涨,进一步压缩外贸企业利润空间。

  疫情也削弱了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近3年来,公司外贸专班获得的国外订单保持在万美金左右,要突破这个天花板的压力非常大,目前看只有投资人预期的50%。”环格国际企业负责人说。

  江苏年一季度的外贸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进出口.1亿元,增长18%,较江苏省整体增速高4个百分点,占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值的36.6%。在出口的大盘子中,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5亿元,增长8.4%,增速较前2个月高5个百分点,占江苏省外贸出口总值的14.2%;其中,出口纺织服装.2亿元,增长12.3%。

  值得庆幸的是,从近几天物流公司的反馈看,之前在上海“卡”住的外运船舶已有了消息,明确了出海时间,总体上晚了2-3天。这意味着上海仓库码头情况已在好转。

  降成本:进出口渠道大挪移?

  物流如同水流,总会寻找到合适的出口。

  英特美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办理口岸更改手续,受疫情影响几乎停滞的物流近几天已有了较大改善,“原来的9票出口货物改从南方的一个港口走了。”

  除了改变口岸外,不少制造业企业选择了“货包机”,以满足精密度高、单价高的电子元器件出口。

  “国外买家对交货时间要求很高。”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进出口部门经理李宴沁表示,一批价值约30万的变频器零件原本要从上海浦东机场空运出口,改为了从禄口机场搭乘南京—阿姆斯特丹的货运包机,避免了因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

  南京海关发言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为稳定空中物流链,海关与机场、航空公司、货代企业保持了7*24小时沟通协调,推行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实现随报、随审、随放,全力保证口岸货物通关畅通。目前,南京共开通飞往欧洲、北美洲两条货运包机航线,一周执飞6班,单趟货运吞吐量在吨左右。截至目前,南京禄口机场海关共监管货运包机近架次,进出口货运量超过2万吨。

  在中欧(亚)班列上,海关依托新型检验设备实施非侵入式查验,有效提升通关效率,助推连云港口岸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增长至7条。南京海关发言人表示,大范围推广“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监管模式,鼓励保税转口离境货物和国内一般贸易出口货物拼装,增强铁路集货能力。

  4月20日,常熟服装城经营户唐幸星正在将一批货值约10万美元的市场采购贸易货物,通过常熟“市采通”平台向南京海关所属常熟海关申报放行,这些货物将通过美森快船出口到北美洲。

  “3月以来,我们每周至少要发一批各种款式的服装到美国洛杉矶的亚马逊海外仓库。”唐幸星算了一笔账,年一季度他在物流方面的成本大约节省了12万元。

  盐城易跨境进出口服务有限公司也利用了升级版的“市采通”平台。公司负责人向21记者介绍,近期接到了一批出口泰国的订单,如果走以前的老渠道海运则成本较高,根据“市采通”平台自动匹配的物流解决方案,以通关一体化方式于昆明搭载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发往老挝后转运至泰国,2-3天就可以到达。

  “现在各关口结合实际细化措施,迅速安排落实,确保帮扶到位。”南京海关发言人对21记者表示。

  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的供应链挑战

  当前疫情下,因与上海接壤,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苏州面临着多重巨大压力的叠加。

  截至年底,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出的进出口总额约占中国7.7%,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位居中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对美贸易占中国的1/8、占江苏全省的2/3。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苏州制造业已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外资工业更是主力军,所以现在的多种压力非常大。”江苏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徐天舒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几年来,很多企业通过研发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因此更不能出问题”。

  4月15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监管下,一批针织布等共18标箱集装箱货物搭乘太仓港新增加的东南亚航线运往越南。据了解,这是太仓港新开通至RCEP成员国之一的越南集装箱航线首次启航。

  太仓港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王晓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疫情期间公路跨区域运输不畅,太仓港随即新增加东南亚航线,海关通过线上远程指导进出口渠道改从太仓港出运。

  不过,对诸多企业来说,当前的物流状态已对生产经营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苏州某知名牙科医疗器械公司发言人向21记者表示,医院门诊量下降导致牙科医疗器械销量下降了30%,拟出口销售产品无法按照正常周期交付到客户手中,且在上海码头仓库里几十台进口生产设备无法运出,需要支付的仓储费达到—元/天。

  “苏州基地是最重要的供货端口,已影响到全球销售的稳定性,当前海外投资人正在征求意见,有考虑到东南亚建厂的打算。”上述负责人对21记者表示。

  当前,欧盟在华企业有50%左右集中在上海周边。欧盟商会南京分会的一位高管对21记者表示,在汽车领域,欧盟在华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欧盟企业在华开展业务时尽量促使上下游直接对接的企业也同时来投资,但有一些关键零部件仍需要从海外进口。

  “现在,不少会员企业反映,因为不在保供企业名单中,有的企业在申请使用库存上进展缓慢。”上述高管称。比如,位于无锡的某外资“灯塔工厂”,是外企投资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最重要生产基地,每天进出的各种货物种类在4万左右,一旦某个货物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

  苏州一家主要以产品出口为主的上市民企发言人表示,当前公司的日常物流效率降低50%,发运周期由正常的2—10天延长到10—30天,从苏北到苏州的运输时间由之前的10小时增加到24—36小时,物流成本也因此上升了2—3倍。此外,特殊材料的上海供应商以及进口零件无法到达生产工厂,零部件的及时交货率已从80%下降到当前的40%,“特殊零部件供应商,短期内无替代方案。”

  这点也得到了徐天舒的证实。徐对21记者表示,对于在华外资企业而言,大多是国际产业链分工上的某个生产环节,为了阻断当前的供应风险在全球供应链上的传递,海外母国有可能在其他国家寻找替代方案。

  徐天舒的调研还显示,在部分行业,约30%的上游零件供应商因疫情管控出现了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如果目前的状态持续下去,将导致5月份的生产物料资源出现严重短缺,进而生产产量严重下滑。

  “从调研看,不少企业人士反映,当前海外客户开始担心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将中国供应商由原来的优先选择等级调整为备选等级,这会影响后续订单承接。”徐天舒指出。

  一家位于苏州的世界强大型机械的亚太物流中心经理则表示,当前供应链危机较大。受全球新冠和物流影响,大宗商品涨价,材料的短缺,海运空运价格居高不下,当前供应链危机越发严重,原材料短缺造成停工停产。

  “第一季度,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整体下降50%以上。目前上海港口运作效率下降,工程机械出口受阻,使得工程机械行业雪上加霜”。上述经理表示。

  “目前国内省市对物流和司机管控没有统一标准,部分地方层层加码,特别是华东地区部分城市物流园封闭,零单运输专线停止运作。”多个江苏地区的企业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各地不统一的防疫要求,已经或即将造成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断供、产量的下降、出货速度的降低、违约事件的增多”。

  徐天舒教授认为,“对于外贸生产企业,一方面有订单不敢接,担心不能及时出口承担违约风险,另一方面又担心连续不接单,会导致失去长期的合作关系”。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张远鹏指出,如果不改变当前封堵、停工、隔离的防疫政策,外贸形势会很不乐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为减轻上海港的压力,自年3月份以来,沪苏(上海-太仓)双方加密航次达个;确保货物抵达太仓港后,在48小时内即可转运到上海港,提升了物流的转运效率。

  其中,南京海关除了支持新开越南等固定航线外,还积极支持包船业务,组织口岸经营单位、货船经营单位针对包船模式进行业务调整,帮扶地方政府拓展近洋直达航线,创新开辟远洋包船航线,全力保障苏州腹地企业的运输顺畅。目前,太仓港已开辟远洋包船航线班,航线范围延伸到欧美等22个国家的38个港口,包船成本相比固定班轮下降了约10%。

  丁宏认为,江苏是“制造业+外资”大省,应当紧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契机,更好运用财政金融社保信用等手段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并实现逆势增长。

  徐天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议华东地区启动区域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尽快统一区域内的防疫管控要求,落实交通部物流保障协调工作机制会议精神,落实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作者:王海平编辑:周上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1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